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英国强推氢能供热试验争议四起 困难仍在
英国强推氢能供热试验争议四起 困难仍在
  • www.chemmade.com
  • 2023-07-25 13:47:58
  • 中国能源报
  •   近日,英国能源大臣格兰特·沙普斯公开表示,英国政府推出的用氢燃料替代部分家用燃气的计划备受争议,可能会被取消。“尽管氢能有望成为英国整体能源结构的一环,但氢气可能不会如期替代天然气输送到居民家中。”

      强推氢能供热试验争议四起

      2021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建设氢能示范小镇的计划,拟在2000户居民家中用氢燃料锅炉对天然气锅炉实施替代,试验为期两年,惠特比、雷德卡两地成为率先“尝鲜”的小镇。然而,随着英国政府在惠特比小镇提出氢能供热或供电后,当地居民就表达了不满。

      《金融时报》报道称,在开始安装氢燃料锅炉并告知居民潜在成本后,遭到惠特比当地居民强烈反对,他们对氢能供热技术在能源体系中扮演的长期角色提出质疑,认为该技术“更加昂贵且存在不确定性”。

      据悉,英国能源公司Cadent Gas是惠特比氢能供热试验计划的主要运营商之一,在推行氢能供热计划期间只得不断妥协,甚至同意居民保留天然气供热设备。然而,强烈的反对声中,该公司还是被迫放弃了惠特比氢能供热计划。

      英国能源效率大臣马丁·卡拉南近日公开表示,通过民意调查发现,惠特比当地居民明显不支持英国政府提出的氢能供热试验项目。英国工党议员贾斯汀·马迪斯更是直言,直接要求居民尝试氢能供热行不通,应该从一开始就理清安全、效果和成本等基本问题,英国政府应该从这样的“180度大转弯”事件中吸取教训。

      氢能供热推广困难重重

      据了解,2021年,英国推出国家氢能战略,不仅提出短期内将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利用水平,更尝试将氢燃料推向居民消费领域,供热便是一大潜在方向。2022年7月,英国政府邀请多家燃气公司加入氢能供热试验,希望共同尝试氢燃料供热;同年12月,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还发起提高锅炉标准质询工作,提出到2026年希望所有新增家用锅炉都能够使用氢燃料,并表示准备了大量资金资助居民使用低碳供热方式替代传统天然气锅炉。

      愿景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惠特比小镇的氢能供热试验“碰壁”反映出英国氢能供热推进不力的现状。2021年,英国还在苏格兰法夫小镇开启了绿氢供热试点项目,利用海上风电电解水所获得的绿氢供暖,这也是全球首例绿氢供暖项目实践。但据《卫报》报道,法夫小镇绿氢供热项目施工进度远不及预期,尽管该地居民可以免费获得氢燃料锅炉,也不愿就购买氢燃料付出额外成本,但该项目建设仍因技术、资金等因素遭遇多次延期。

      在格兰特·沙普斯看来,当前氢气运输也存在挑战,政府需要投建大量管道设施,才能够满足绿氢消费需求。他进一步表示:“曾经人们认为氢能供热只是用类似天然气锅炉的设备燃烧氢燃料,但现实并不是如此。出于对氢能供热成本、安全性的考虑,氢能可能更适用于储能,而不是输送到居民家中用于供热。”

      供热领域脱碳“缺乏方向”

      数据显示,居民供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英国整体碳排放量的14%左右,在业界看来,供热领域脱碳刻不容缓,但氢能供热项目频频受挫却为英国脱碳前景蒙上了阴影。

      《金融时报》报道称,今年6月,一家独立气候智库机构就向英国政府提出,英国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进程“令人担忧地缓慢”;同时,其在居民供热领域脱碳方面“缺乏战略方向”。

      《卫报》援引能源分析师的话称,与传统天然气供热相比,英国居民使用氢燃料供热的成本可能上浮70%以上。更有批评人士指出,氢能供热的用能效率颇为低下,比使用热泵低6倍,使用热泵替代天然气供热可能才是一种成本更低的减排方式。

      虽然居民氢能供热困难仍在,但参与氢能供热试验的英国企业仍在积极游说,希望政府加大对氢能供热试验的支持力度。英国能源与公用事业联盟首席执行官迈克·福斯特就指出,格兰特·沙普斯的言论“毫无帮助”,会让企业在投资前出现犹豫。《每日电讯报》也援引英国能源管网运营商协会天然气主管詹姆斯·厄尔的话称:“英国政府需要向投资方和用户明确其氢能政策。在没有确定政策的情况下就做出评价可能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大不确定性。”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氢能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