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成品油迎“两连涨” 油价短期易涨难跌
国内成品油迎“两连涨” 油价短期易涨难跌
  • www.chemmade.com
  • 2023-07-13 09:42:27
  • 期货日报
  •   国内成品油价格再迎小幅上调。据国家发改委昨日消息,自2023年7月1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55元、150元,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上调0.12元、0.13元和0.13元。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告诉记者,本轮计价周期以来,国际原油开启上涨模式,因OPEC+联盟8月将进一步削减供应预期,市场对供应的担忧提振油价,WTI和布伦特两大原油指标上涨至70美元/桶上方,布伦特原油触及80美元/桶水平位置。尽管美联储加息可能令原油需求放缓,但是原油多头仍占据主导,指引国际油价上行,录得5月初以来的最高价。

      总的来看,进入7月后,国内外油价转头向上,逐渐突破过去3个月形成的低位振荡区间。与外盘相比,上海原油期货在人民币汇率走弱和国内经济恢复预期较强的背景下,表现更为强势。

      “近日来,多方面因素支撑油价持续反弹。首先是供应端OPEC+的持续减产稳定了市场信心,近期墨西哥海上钻井平台失火以及挪威能源工人罢工等突发因素,也引发了市场对短期供应短缺的担忧。其次是宏观方面,随着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消化,市场关注重心逐步转向真实消费。美国的原油实际消费在进入夏季用油高峰后表现良好。最后是最新公布的7月EIA月报显示,2023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预期10116万桶,同比增加175万桶。消费预期的进一步增加刺激了油价的表现。”申银万国期货能化分析师董超说。

      三立期货能化分析师刘双双告诉记者,当前原油市场的运行逻辑从之前宏观风险转为供需层面,美联储7月加息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宏观层面的风险短期告一段落。供需层面来看,自7月沙特的自愿减产开始,后半年供需紧平衡的基本面加剧,本月的EIA月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明确判断原油供不应求在随后五个季度将会出现,全球原油库存将在未来五个季度下降,且调低了美国原油产量,大幅上调了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此外,彭博监测的船只跟踪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的四周内,俄罗斯海运原油日产量降至286万桶,较前一周减少逾100万桶,俄罗斯减产的决心给了油价上行的动力。

      对于接下来原油市场能否继续走强,刘双双认为,当前原油供给端的主动减产给油价提供了较强支撑,也为原油市场后半年供需紧平衡的格局奠定了基调。从原油市场供需层面来看,后市油价大跌的风险较小。随着原油供应端成为“明牌”,更多变量在于需求端数据。目前处于北半球汽油消费旺季,中美成品油的需求托底油价,在没有出现宏观风险的前提下,油价短期易涨难跌。建议继续关注OPEC+的减产执行率和中美欧宏观经济数据的表现。

      在董超看来,后续油价走势仍要继续关注三方面:一是欧美的利率政策,美国具体加息的节点以及降息何时来临对全球宏观经济至关重要,欧洲的加息步伐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原油需求;二是俄罗斯的产量问题,目前俄罗斯需要稳定的石油收入,后期需持续关注其减产执行率,尤其是与沙特在这方面的沟通情况;三是美国产量,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未来美国原油产量将下滑,其下滑的速度对油价至关重要。

      “整体上看,未来原油需求复苏的情况将决定油价的上限,而油价下限考虑到OPEC+的托底作用预计很难突破之前的底部,预计油价核心区间将逐步抬升,如后续欧美需求复苏,油价有望继续向上突破。”董超说。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成品油、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