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承担的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新型催化剂及配套工艺技术项目日前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试装置已经完成1200小时的稳定运行。
此次中试装置的成功运转,为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万吨级工业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具有替代甲醇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前景。在近年来原油供应日趋紧张和甲醇替代燃料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该项技术可望成为一条降低石油依赖程度,规避甲醇市场风险的重要途径。
该技术采用新型铜铁基催化剂,在温度200℃~260℃、压力4.0~6.0MPa的温和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超过80%,高级醇选择性超过50%,低碳混合醇时空产率超过0.23,各项工艺性能指标达到领先水平。
该项目属于洁净能源领域替代贵金属催化的合成气高效转化技术,具有催化剂成本低廉、原子经济性高和操作可行性强等特点。在科技部“973”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及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的支持下,研发团队摒弃传统高温、高压的苛刻合成反应条件和使用贵金属的高成本工艺,定向开发由合成气制高附加值化工混合醇和燃料添加剂的技术路线,在较低的反应压力和温度下,获得较高的醇收率和醇选择性,实现了合成气的低碳高效转化。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