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加速下跌,当前已跌超65%,市场“杀跌”行情不止。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收缩,叠加在上游产能释放冲击下,库存压力较大,锂电产业链去库氛围浓厚,采买补货情绪愈加谨慎,贸易商抛售氛围加强,实际成交量有限。
供给端
因气温逐渐回升,盐湖化冻企业陆续复产,冶炼企业逐渐从检修中恢复生产,叠加锂辉石提锂、盐湖提锂、云母提锂等技术提升,导致碳酸锂产量稳步增加,锂盐厂库存累库明显,2023年将有大量产能释放,供给端现货增加抑制价格涨势。
随着价格不断走低,生产企业甚至面临亏损风险,目前宜春本地多家碳酸锂企业都处于减产状态。有消息称锂企出现“停产挺价”的现象,但市场预期即使该现象属实,对碳酸锂价格影响有限,锂盐企业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贸易市场交易频次和意愿也到达了冰点。
需求端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产销数据环比下滑,今年以来的电动汽车“降价潮”以及促销潮,对消费情绪产生了波动影响。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带动观望情绪在锂电全产业蔓延,下游正极材料及电池厂前期上涨行情时已有足够储备,对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皆表现谨慎,3月汽车市场迎来阵阵暖意,但目前来看尚未传导至上游。
乘联会表示,近期碳酸锂等价格的下跌,有利于厂商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新款新能源车型,车市关注度也将持续升温。但同时近期新能源车企的降价行为,同样可能引发购买观望。
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4万辆和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市场占有率达到26.6%。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到26.1%。
3月动力电池也保持积极的态势,装机量同环比双双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7.8GWh,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26.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8.7GWh,占总装车量31.4%,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29.8%;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9.0GWh,占总装车量68.5%,同比增长44.4%,环比增长25.3%。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政策收紧,市场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一系列问题出现,终端逐渐回暖,并未传导至冰封的原材料端,锂市趋势悲观情绪持续蔓延,持货商出货积极性高涨,而下游客户接货压价,短期碳酸锂仍有继续探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