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明年全球精铜市场将由短缺趋于平衡
明年全球精铜市场将由短缺趋于平衡
  • www.chemmade.com
  • 2022-12-16 10:07:05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市场,但由于资源先天不足,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铜矿和铜金属。疫情发生以来,大宗商品涨价浪潮汹涌,伦敦铜价一度创下历史新高,铜价高企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较大影响。展望2023年,“铜博士”和铜产业又将何去何从?记者近日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铜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肖天勇。

      过去三年,国内外铜价虽然经历了巨幅波动,但整体呈现价格重心抬升的格局。肖天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国内铜价较2020年初上涨33%,海外铜价(LME)也较2020年初上涨了38%。

      “2020年年初,国内铜供需两端都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而到了2022年,供应端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肖天勇说。

      据他介绍,2022年上半年,上海的疫情发生后,作为中国精铜进口的主要目的地,当地的精铜进口受到了疫情防控的明显影响。而到了下半年,中国几家铜冶炼厂也出现了生产不顺,产量受损的情况;同时,部分地区电子类、汽车类等回收拆解的利废企业生产也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废铜回收原料的紧缺,综合起来,精铜和废铜供应都出现收紧的局面。“目前,铜市场整体表现出矿供应宽松、精铜偏紧张的格局,精铜库存位于历史性低位。”肖天勇补充说。

      而在需求方面,他进一步介绍说,国内市场上,2022年,建筑、出口是铜需求的主要拖累项,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能源相关的铜消费却同比增长70%,并带来50多万吨的铜消费增量,对国内铜消费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电网消费对铜需求的影响则呈现先扬后抑的局面:在今年二、三季度,来自电网的铜消费大幅增长,在10月以后,电网投资回落,成为铜在10月、11月消费疲弱的重要原因。

      而在海外市场上,铜消费整体呈现稳中走弱的局面。“欧洲的建筑、消费类需求已有明显回落,美国需求相对有韧性,但也开始走弱。”肖天勇表示,不过,欧洲能源危机下的光伏装机远超预期,对欧洲地区铜消费则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望2023年铜市场供需,肖天勇认为,随着海外消费走弱、产量增长,全球精铜市场将由短缺趋于平衡。“由2020年起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引发的供需错配,逐渐面临拐点,需求顺周期回落,铜精矿、冶炼供应受益于高价格及高利润将面临两至三年的扩张。”

      对于国内市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经济复苏将为2023年中国铜产业的上下游都带来扩张机会,中国铜上下游产业营收及利润预计均能较今年好转。”肖天勇认为。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铜价、铜金属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