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料企量价齐升 扩产加速行业竞争白热化
料企量价齐升 扩产加速行业竞争白热化
  • www.chemmade.com
  • 2022-11-08 09:25:20
  • 财联社
  •   进入11月份,饲料迎来年内第12次全面涨价,多家企业宣布上调价格近300-500元/吨,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获悉,旺季将临养殖业持续回暖,进一步推动饲料需求上升,各大饲料企业量价齐升,而料企行业集中度也在逐渐提升,从市场到研发竞争趋于白热化。

      饲料涨了又涨

      “饲料又涨价了!”这是养猪人黄先生心里的苦。

      猪价涨了,但是猪吃得也是越来越贵了,“现在的饲料价格已涨至近2元/斤,逼近国内普通大米的价格,饲料这个涨价趋势不知道何时是个头。”黄先生向记者抱怨。

      在西南地区和黄先生一样情况的养猪人并不少,从事养猪事业近10年的陆先生告诉财联社记者,“现在饲料价格太高了,我养猪很多年也没遇到这么高的价格,饲料厂给的说法是原料涨价,他们也实属无奈。”

      据Mysteel农产消息,11月到港大豆继续延迟,国内库存下降,豆粕供应仍然偏紧,不少油厂面临停机状况。而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豆粕供应偏紧推动价格高企,进一步抬高下游饲料价格。

      西南隆盛饲料陈先生向记者表示:“主要还是豆粕原料等一直处于高位,而且目前供应比较紧缺,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涨价将压力和风险分摊到下游养殖端。”

      从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来看,9月份饲料平均价格已经接近2元/斤,环比同比均出现明显上涨态势。

      对此,内江农业学院专家王文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饲料涨价主要因为大宗商品原料的持续上涨,比如豆粕、鱼粉等。因为我国目前大豆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按目前情况来看,年内饲料或还有进一步涨价的可能性,这也进一步说明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的势在必行。

      饲料涨价压力已经传导至养殖户。按每吨饲料上涨300元来计算,一头猪的利润会被压缩掉近100元。“这还是在没有考虑其他成本的情况下。”黄先生表示。

      而养殖旺季降临,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养殖户对饲料的需求依然维持高位。当地某饲料品牌经销商李小姐表示,“最近饲料销量相对于10月份还在上升,因为进入冬节以后其实不仅是猪肉消费旺季,也属于饲料消费旺季。”

      “一般到了冬季饲料需求都更高,如果饲料供给不足,可导致猪的生长性能降低,生长停滞甚至变成僵猪或死亡。”黄先生向记者表示。

      料企量价齐升

      从饲料工业协会数据可以看出,进入9月份以后,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833万吨,环比增长7.5%,同比增长3.1%,而在此前单月同比数据均为下降,9月环比增长率也创下年内新高。

      “其实今年上半年饲料产销量比较一般,相对于去年同期要更低,但是进入下半年以来,饲料需求就上来了。”隆盛饲料陈先生向记者表示。

      “最近拉饲料很多运输车辆,排队都排很长,比前几个月多很多。”平时为双胞胎饲料进行饲料运输的刘先生表示。

      受益于量价齐升,饲料上市公司频传捷报。以傲农生物为例,傲农生物9月份饲料外销量成功突破32万吨,同比增长16%左右。

      海大集团方面,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饲料业务实现外销量约1503万吨,同比增加7%,猪料单价Q3环比Q2增加约150元/吨,禽料单价Q3环比Q2增加70-80元/吨,市占率也进一步提升。

      不过,行业整体毛利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多家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主要是研发投入高了,而且原料成本高昂对我们压力也较大,因为我们不可能将所有成本费用的上升都转移到下游,我们不可避免的也需要承担一定压力。所以我们现在也正在积极响应政策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技术。”

      市场竞争白热化

      据了解,我国工业饲料市场规模在2021年就已经突破万亿元,去年全国饲料产品产值10964亿元、营业收入10499.8亿元,分别增长29.8%、29.1%,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1154.9亿元、营业收入1110.4亿元,分别增长23.8%、29.5%。

      有机构推算,如果按照目前的产量增加值推算,今年产值或突破13000亿元,而在2030年,国内饲料产值或将达到3万亿元。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各大头部饲料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纷纷扩充产能以抢占市场份额,加大研发投入以提高竞争力。

      以为海大集团为例,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上半年新增8个饲料基地投产,增加产能约200万吨,目前仍有近30个饲料生产基地在建、扩建中。“目前投产还得看建设速度,投产以后将进一步优化产能布局。”海大集团相关人士此前向记者表示。

      除海大集团外,神农集等企业也纷纷加速扩充产能。此前在神农集团陆良猪业营养工厂发布会上,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未来将加大饲料产能布局,提高公司市占率,让饲料产能进一步提升。”

      同时,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部分小型料企逐渐承压出局。根据中国饲料协会数据,去年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957家,比上年增加208家。

      “这一份蛋糕谁都想吃,但和这些大型企业相比。不管是研发投入,市场销售投入,我们都没法竞争,只能保证当地的市场份额,但最近几年以来,市场份额还是在不断缩小。现在当地遍地都是大型料企的经销商。”陈先生表示。

      在王文深看来:“中国饲料市场潜力非常大,但是未来集中度会进一度提升,规模化企业会进一步增加,这和养猪产业有一定共通之处。”

      另外,在豆粕持续高位,农业农村部减量替代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具有研发资金实力的头部料企的成本优势也将逐渐显现。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饲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