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今年钠电池成为不少企业和投资方焦点
今年钠电池成为不少企业和投资方焦点
  • www.chemmade.com
  • 2022-10-18 09:33:45
  • 时代财经
  •   “双碳”背景下,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受此影响,不少企业和投资人都关注着钠离子电池的动态。随着产业化的脚步加快,钠离子电池再次火起来。

      近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关于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征求意见1稿)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钠离子电池标准起草组完成了征求意见1稿的编制工作。

      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也频频传出利好消息,包括宁德时代、鹏辉能源、传艺科技、拓邦股份、华阳股份等多家公司均对外透露了钠离子电池布局进展,还有同兴环保等其他行业上市公司表示自己跨界钠离子电池研发。

      此前,疆亘资本董事合伙人王赤坤告诉记者,钠离子电池项目在一级市场相当火热,其公司马上也会投几个钠离子电池项目,“现在钠离子最好的项目在中科海钠,还没投产,已经出现额度抢不到的情况。”

      随着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等公司加速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同时东吴证券等券商以及业内专家展望“2023年为钠电产业化元年”,钠电池成为不少企业和投资方的焦点。

      利好频出,钠电池备受市场追捧

      最近,钠离子电池备受关注。

      10月11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关于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征求意见1稿)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钠离子电池标准起草组完成了征求意见1稿的编制工作。

      通知中表示,《钠离子电池术语和词汇》和《钠离子电池符号和命名》均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规定了钠离子电池的基本术语词汇和符号命名。

      对此,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记者表示,钠电池已经初步具备产业化趋势了,也在向规模化路径迈进,标准的制定避免行业出现混乱和无序发展,有利于相关企业从起步阶段就开始重视,材料、生产和应用等不同环节有标准可依据,规范化和系统性的发挥引导作用。

      在行业标准制定加速的同时,也有不少关于研发方面的新动态。

      据海外媒体10月11日报道,大阪市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更便宜的正极来增强全固态钠电池。该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由Na2FeS2制成的新型正极,用于全固态钠电池。而这类电池具有高储能容量和高可逆性。

      此外,据媒体10月1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从褐色海藻中提取了纤维素材料,并将其用于形成一种钠电池的新型纤维基分离材料。通过测试,团队证明该材料不仅能提高电池的耐用性,还能提高容量。该电池在1000次循环后仍能继续工作。

      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在《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中,根据钠离子电池各潜在应用场景对电池的需求量进行了测算。理论上,钠离子电池在100%渗透的情况下在2026年的市场空间可达到369.5GWh,其理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00亿元。

      政策、技术、市场空间无一利空,自然也让不少企业和投资人嗅到了商机,争先恐后地布局钠离子电池,并且有相关产线落地的消息陆续传出。

      10月14日,拓邦股份表示,钠离子电池在前期已有研发团队进行技术论证及多次试产并送样客户,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10月11日,传艺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钠离子电池项目各生产设备及安装调试进展顺利,已具备中试生产条件并即将投产运行。

      在消息传出当天,拓邦股份和传艺科技股价均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2.01%、5.21%。

      9月30日,华阳股份联合中科海钠共同打造的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正式投运。

      10月12日,此前因跨界研发钠离子电池材料而录得7天6板的同兴环保也在互动平台表示,中试放大和规模化生产所需的人才招聘工作已经启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产品中试试验工作正在开展。

      此前王赤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锂电池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市值都很高,钠离子被拿来与锂离子对标,人们希望市场出现一个钠离子行业的“宁德时代”;而现在国内钠离子产业可以说是刚起步,多数还是处于一个专利或者解决方案的阶段,才让大家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大家都在赌这个赛道,在这种背景下,钠离子电池被热炒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钠离子电池项目在一级市场也相当火热,王赤坤透露其马上也会投几个钠离子电池项目,“现在钠离子最好的项目在中科海钠,还没投产,已经出现额度抢不到的情况。”

      或能替代锂电池?

      自从钠离子电池利好消息频出后,不少人期望钠离子电池能够有机会成为锂电池的“平替”。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期望,是因为锂价的持续走高。

      据上海钢联10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上涨4000元/吨至53.55万元/吨,环比上月同期上涨7%,续创历史新高。而在前一周,电池级碳酸锂在5个交易日中有4个交易日上涨。10月17日当天,工业级碳酸锂、氢氧化锂、钴酸锂、锰酸锂等价格均有所上涨。

      在锂价频频创新高下,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就是其能够崛起的最大优势。

      根据中科海钠信息,在材料成本方面,钠离子电池会比锂离子电池降低30~40%;并且,按照目前水平,钠电池的寿命虽然没有锂电池长,但足以打败铅酸电池。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记者表示,因锂价上涨所致的锂离子电池成本增加对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祁海珅则告诉时代财经,钠电池应用场景是通信基站、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力储能、太阳能路灯等对能量密度需求相对不高的领域,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会是锂电池技术路线很好及重要的补充。

      但是在考虑到成本、产业链培养、技术缺陷改进、产品稳定性验证等多种因素,即便是宁德时代已经明确将在2023年开始推出钠离子电池,EVTank预计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将在2025年之后。

      祁海珅对记者表示,目前阶段的钠离子电池生产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时间点还没有到来,待小批量推广后,未来两、三年可以逐步释放出一定的产能,性价比也才会突显。

      同时,张翔提出,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并不成熟,比较倾向于在储能行业应用,若要在汽车动力电池上应用,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标准出台后,若钠离子电池不能满足车规要求,或生产工艺不成熟无法大规模生产的话,它依旧无法马上装到新能源汽车上应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储能、钠离子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