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一轮加息潮将启 影响大宗商品几何?
新一轮加息潮将启 影响大宗商品几何?
  • www.chemmade.com
  • 2022-09-21 09:55:55
  • 期货日报
  •   通胀形势焦灼难耐,全球央行新一轮加息潮即将开启。本周,包括美国、日本、英国、瑞士、挪威等在内的多国央行将陆续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可谓是“超级央行周”,其中全球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是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

      北京时间本周四凌晨2时(美东时间9月21日14时),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公布利率决议、政策声明及经济预期,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上周二公布的美国8月CPI数据引发了美股市场的剧烈振荡,由于通胀数据仍处于高位,市场对美联储强势加息的预期急剧上升。目前多家机构已押注美联储将加息75个基点,同时不排除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 Timiraos撰文称,预计美联储将于周三批准连续第三次加息0.75个百分点,同时暗示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提高基准利率并将其维持在4%以上,以对抗通胀。

      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前,瑞典中央银行率先出手。瑞典中央银行9月20日宣布,从9月21日起将基准利率提高100个基点,至1.75%。这是自1993年以来瑞典央行最大幅度上调基准利率。

      物产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对记者说,面对40年未遇的通胀环境,欧美主要央行最大的目标是把通胀控制在2%以内,这样一来,非常规加息及缩表成为这个时期的“关键词”。“从目前美国利率期货市场的交易结果以及美国联储官员的观点汇总看,其目标直指提高75个基点。而在现行国际贸易经济环境下,美联储的加息必然会带动一些央行的跟进,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超级央行周’。”

      “由于欧美央行的加息和缩表着眼于对抗通胀,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经济增长和就业环境,需求转弱在所难免。作为需求驱动的工业品价格难免受到压力而回落。同时,由于市场预期已经在商品价格运行中有所体现,因此一旦加息未超出预期,市场的跌幅通常会收窄。”景川说。

      在南华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朱斌看来,市场已经充分预期了“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加息75个基点”,如果最终加息符合预期,市场反应反而会比较温和。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传递出以反通胀为核心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美联储将维持收紧的货币政策,这利多美元但利空美股,“从这个角度看,大宗商品价格将承压”。

      方正中期期货宏观及贵金属资深分析师史家亮认为,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可能性最大,加息50个和100个基点的概率均偏小,目前已被市场所计价。“如果意外加息100个基点,大宗商品价格将会持续走弱;若加息50个基点,大宗商品价格将会出现大幅反弹。交易者需要关注美联储此次加息的幅度和后续的加息安排,特别是点阵图的变化。如果是鹰派加息,那么对商品利空的影响依然存在;若是偏鸽派加息,那可能会对商品会带来短期利空出尽的效应。”

      “总体研判,此次加息偏鹰可能性更大一些,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对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价格均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预计相对有限。”史家亮表示,从中长期看,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与经济衰退预期依然存在,大宗商品价格弱势行情难改,短期内的反弹不改整体趋势。

      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曹扬慧也认为,在美联储及全球其他央行的加息潮下,世界经济及大宗商品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会使美元维持在相对强势的位置,从而使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承受压力。但拉长周期看,大宗商品价格今年6月份已经出现了一波幅度较大的下跌行情,之后小幅反弹,商品市场已经定价了美联储加息因素,预计短期承压之后,可能还会回归到滞胀的逻辑中。

      从市场心态看,景川表示,自全球央行年会上鲍威尔表态“背水一战”后,资本市场对继续超常规加息已经在价格上反映出来,因此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前夕,市场的偏空心态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这种心态在股市、商品市场中的表现就是整体偏弱。“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对加息的利空预期或多或少已经反映在价格中了,因此只要此次加息不超过75个基点,市场面临的压力将会有所减轻;而一旦加息100个基点,超预期的利空影响将会快速在市场上释放出来。”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