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山西省工信厅发布《山西省“十四五”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利用量达到2亿吨以上,冶炼渣、脱硫石膏等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3%,赤泥、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高,促进工业资源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
重点任务涉及钢铁行业方面:钢铁、有色等行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推广非高炉炼铁、有色金属短流程冶炼等先进工艺,减少冶炼渣、赤泥等固废产生。
积极开展钢渣分级分质利用,扩大钢渣在低碳水泥等绿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的应用,提升钢渣综合利用规模。
推动钢铁冶炼渣粉磨超细粉等固废资源高质量利用。
推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纸、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大型钢铁、有色金属等企业与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大型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绿色加工配送中心。推动长治、晋城、临汾、运城、太原等地区废钢产业回收、加工、处置等流程规范化、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吕梁、晋中等地区支持力度,推进废钢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提高集约化加工经营水平和废钢铁加工质量,促进废钢铁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鼓励废旧纺织品、废玻璃等低值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再生资源领域小微企业入园进区。
结合钢铁、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特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改进产品设计,创新生产工艺,推行精益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最大限度减少固废产生。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