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目前全球碳市场价值估计超过1000亿美元
目前全球碳市场价值估计超过1000亿美元
  • www.chemmade.com
  • 2022-08-17 10:25:10
  • 美国油价网
  •   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和大公司承诺在2050年前或之后实现净零碳排放,碳的价值正在稳步上升。但碳市场的规模究竟会有多大?它会挑战油气行业吗?

      目前,碳市场价值估计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随着绿色能源转型的确立,碳市场价值还在继续增长。随着碳市场价值的增加,这可能对投资者和环境都是积极的。全球每年大约排放420亿吨二氧化碳。如果我们要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我们必须向大气中释放不超过11500亿吨的二氧化碳,按照目前的排放速度,这将需要大约25年的时间。作为对这一估计的回应,世界上许多国家做出了雄心勃勃的承诺,将在未来25年内大幅削减碳排放。

      各国政府制定的碳减排政策使得碳市场价值大幅上升。就在10年前,只有21个市场机制对全球5%的碳排放定价。但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68个市场机制,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25%。在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之后,全球许多国家都同意了削减碳排放的承诺。去年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气候峰会鼓励制定更雄心勃勃的目标。预计这次年度峰会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动气候目标,并要求各国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负责。

      一些主要的碳减排机制包括欧盟排放交易计划(EU ETS)、西部气候倡议(WCI)、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和英国排放交易计划(ETS)。这些机构约占全球碳排放的5%,价值约1100亿美元。但是,随着其他区域引入它们自己的机制,这一数字预计将大幅增加。

      碳市场提升其价值的方式是增加碳捕获量。它的工作原理是评估全球大气的价值和全球变暖的成本。一些大的参与者已经提出,需要给碳以较高的估值,以鼓励企业通过引入碳捕获和存储(CCS)技术,并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帮助向绿色转型。

      伍兹7月份曾表示,他相信CCS技术是收集碳的“必杀技”,并补充说:“如果你能克服其中一些技术障碍,降低成本,你就有了一种技术,可以以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埃克森美孚公司估计,到2050年前,CCS市场的价值可能高达4万亿美元。

      当谈到目前监管碳排放市场的不同机制时,有几个区域计划负责监管碳排放交易和管理碳排放额度拍卖。他们还帮助政府制定碳排放法规,从而实现气候目标。例如,WCI成立于2011年,旨在管理其管辖范围内美国和加拿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项目。WCI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为决策者制定新的碳排放法规提供支持,并以排放数据为依据。

      RGGI在美国东部各州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它包括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罗德岛州、佛蒙特州和弗吉尼亚州,设定碳排放上限,并帮助这些州减少碳排放,以实现地方和国家的气候目标。RGGI已经筹集40亿美元,用于支持整个地区的碳减排计划。它要求发电厂排放每吨的二氧化碳,就必须获得一份RGGI的二氧化碳排放限额,RGGI各州通过季度拍卖发放碳排放限额,从而有助于规范市场。发电厂可能会购买这些配额,而其他发电厂则会改善它们的碳排放做法。

      在英国,英国脱欧后于去年成立的“英国排放交易制度(ETS)”将英国、苏格兰、威尔士等联合起来,规范碳排放,保护英国企业的竞争力。它遵循《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令》,以强制执行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法规。

      最后,就主要机制而言,EU ETS是一个帮助欧盟实现其气候政策的欧洲机制,它以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侧重于碳市场。它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运营,限制电力、制造业和航空业约1万个设施的碳排放。它目前监管的法规涵盖了该地区约40%的温室气体排放。

      随着世界多个地区的成熟机制通过碳削减法规、支持气候政策的实施和排放交易帮助提高碳的价值,碳的价格正在被推高。由于未来几年出现更多的机制,覆盖世界碳排放的更高比例,碳的价值将飙升。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碳市场碳排放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