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柴油产量数据不统一 涨价又为何?
柴油产量数据不统一 涨价又为何?
  • www.chemmade.com
  • 2010-12-24 13:54:22
  • 中国化工报
  •     在11月份柴油荒的大背景下,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到底中国11月份的柴油产量多少?不过目前这个问题难下定论,而由此便引出一个问题:最近油价上调又是依什么数据而定?

      据媒体报道,目前发改委和统计局公布了两个版本的11月份中国柴油产量数据,分别为1313万吨和1417万吨,二者相差大约一百万吨。而笔者查阅以前几个月统计局与发改委关于成品油的统计数据,双方也都存在统计数据的差异。

      在两部委就一个数据统计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尚不能判断双方谁对谁错,但是目前急需有关部门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考虑到市场供求情况,决策者是凭借上述哪一个数据而决定这一次的成品油涨价?

      12月22日,发改委将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10元和300元,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调价的一个目的在于调动企业生产和进口积极性,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同时抑制不合理消费,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发改委又表示,我国成品油消费处于较高水平,11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007万吨,其中柴油1316万吨,增长21.4%。

      在这里我们看到,发改委将上调油价列为在柴油荒时期,抑制不合理消费和保障供应的手段之一。按照发改委的逻辑,柴油涨价导出两个结果,一是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柴油供应能力提高。二是消费者会因柴油价高而选择替代产品。

      但是如果拿统计局的数据来套发改委的数据,我们就会发现柴油的供应不但不紧缺还出现了过剩。统计局公布的11月柴油产量为1417万吨,而发改委同时给出的11月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316万吨,用供应量减去消费量,可以发现柴油在11月还出现了100万吨的供应过剩。由此导出的问题是,如果供应过剩,那么调高柴油价格是否合理,这里是否有政府为石油公司涨价抬轿子的嫌疑?如果供应不过剩,那么柴油的产量到底是多少?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两部委的统计数据正确,但是不同的数据,都将会给决策者和公众以误导。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