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觊觎”战略性新兴产业须有足够的准备
“觊觎”战略性新兴产业须有足够的准备
  • www.chemmade.com
  • 2010-12-24 09:44:43
  • 证券日报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资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上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将被重点培育,加快推进。目前,国务院已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如今,战略新兴产业这一概念创造出的效益性,已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投身其中,这当中不乏传统行业中转型来的上市公司,而这些上市公司中又时常可见,如:杉杉股份、天奇股份等民营上市公司的身影。
      
      天奇股份是较早涉及战略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之一,早在2006年公司就宣布进入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并将业务拓展至风力发电设备的风叶、塔桶等风电零部件上。有数据显示,天气股份上半年风电产业完成收入1033万元,尽管收入还较少,但毛利率较高,已经达到49%,随着未来产能逐步释放,公司的收入及利润贡献将逐步增加。
      
      而杉杉股份更是从1999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池业务,据公司2010年三季报显示,锂电池业务净利润已达6232万元,同比增长近150%,占公司整体利润的77.7%,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服装业务。
      
      目前,新兴产业的竞争环境来看,民营企业已经拥有了优势条件:政府支持、灵活的机制、创新动力大。
      
      但应该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如何当抓住这些已经拥有了的优势条件,寻找一条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路,而不是一窝蜂的扎堆停留在某一个利润较高的领域上。
      
      如业内专家一直呼吁的光伏产业过剩现象。今年以来,由于光伏市场出现超预期的连番增长率,包括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方面的投产热潮一浪接一浪。据统计显示,2011年产能超过1GW的电池生产厂家已经达到11家,从电池到组建产业链都有可能因为产能集中释放而出现阶段性过剩。
      
      据了解,国内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两省,其中江苏光伏企业的产量约占全国中产量的一半,浙江约占1/4,剩余的市场份额由江西、河北、山东等省瓜分。在2008年那场光伏盛宴中,浙江省涉足光伏也的民营企业总数远远超过如今百家左右的规模。在浙江,一些企业忙不迭地转行投向光伏这个前景无限的产业。当时,在太阳能产业聚集的嘉兴市企业界流传着“织布3年不如做1年太阳能”的说法。但由于规模小、技术能力不足、缺乏完整产业链等问题,在随后的金融危机中众多的光伏企业遭遇重创,以至数量锐减,但由于平均利润率超过20%,有的达到30%以上,有的企业仍然铤而走险的去尝试。
      
      早在2009年就有专家举过这样的例子,光伏行业已有这么多家企业,但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新涌入者。假如说,按照中国现在规划的速度,有十家左右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产能还过剩,但是现在有几十家,且还有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一拥而上,后果可能使一个新兴产业被做垮。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进军新兴产业是一个必然选择,尽管,短期内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需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扬长避短,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选择于自身发展有益的路径,避免扎堆“蜂聚”于某一战略新兴产业,进行科技创新、品牌创优,才能够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最终获得收益。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