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冬季欧洲不排除将重现能源危机风险
冬季欧洲不排除将重现能源危机风险
  • www.chemmade.com
  • 2022-03-25 10:44:44
  • 新浪财经
  •   日前俄罗斯宣布“不友好国家”购买其天然气需要用卢布支付,这迫使依赖俄天然气的欧洲国家不得已购买卢布,随即卢布汇率回升至96.7卢布附近,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突破110欧元(。俄罗斯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可能是其增长结构长久难以改变的惯性,但其可能难以通过能源国际地位节制西方国家对其制裁实施,反而或将加剧自身经济风险,因而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完善经济增长结构和金融体系,维系全球化链条的完整性或是俄罗斯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

      短期看,能源可能是俄罗斯反制欧洲或西方国家对其制裁的主要工具,相关举措难免加剧欧洲能源紧张状况,尤其年末冬季能源危机可能重现。但长期而言,这可能是未来欧洲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契机,反而对俄罗斯而言是“饮鸩止渴”。

      俄罗斯能源贸易“限制”措施对欧洲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欧盟能源消耗的25%来自天然气,石油占32%,而欧洲地区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是大致是41%。虽然欧洲早已出台对俄制裁措施,金融机构禁止用欧元和美元兑换卢布,但目前操作实施并未显现或无法预料。

      预计这必然影响欧洲相关能源企业采购俄罗斯天然气的进程和意愿,尤其未来欧洲或难以在冬季供暖高峰之前进口足够的天然气,这势必加大当前社会天然气和电力消费的压力与紧张心理,欧洲社会免受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是严峻之事,今年冬天燃料供应耗尽的风险将是欧洲重大灾难。

      预计年内尤其年末国际天然气和石油价格上涨、煤炭和电力短缺将波及欧洲经济各个领域。从生产端看,由于天然气荒,一些国家可能再次呈现电厂停工、小型能源企业破产、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高耗能产业减产停产等状况,而能源产业链之外的食品、钢铁等行业均将成为危机之下的受害者。

      从消费端看,能源成本急剧上升将迫使欧洲许多工厂在今年冬天重新评估他们的生产计划,特别是能源密集型以及提价能力有限的工厂,他们最终消费品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商品价格普涨将难以避免。由此,预计欧洲经济前景受到的不良影响将是广泛且深远的,尤其是能源危机可能干扰欧洲绿色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这将延缓欧洲经济创新进程,传统经济拖累将严重阻碍欧洲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与地位。

      如果欧洲下定决心不用俄罗斯的能源,俄方要求用卢布结算的政策可能加速欧洲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并加快推进与俄罗斯之外能源供给国贸易协商。然而这非轻而易举之措,也非短中期可能解决的问题。有信息显示,欧盟3月8日提出“摆脱对俄罗斯石化燃料依赖”的提案,且欧盟委员会正在与美国商议增加美国天然气产量和出口,以及中东,挪威和澳大利亚可能是欧洲天然气补充来源。从长期来看,俄罗斯以能源做筹码的举措对俄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做反而会让俄罗斯宝贵的仅有几个西方能源进口商望而却步。

      对于当前经济增长结构依赖能源和商品的俄罗斯而言,失去重要客户带来的损失和能源短期上涨带来的回报并不对等,预计能源价格中长期必然回归理性趋势。正如当年阿拉伯联盟对西方石油禁运并未影响长期油价一样,俄罗斯单方面能源限制措施对商品市场长期影响可能比较有限,毕竟缺失的供给将被其它国家补足。

      虽然当前美国天然气平均每天92亿立方英尺的出口量无法满足欧洲单日100亿立方英尺的需求,但美国试图加强成为欧洲最大天然气进口国,美国正制定一项到今年年底向欧盟供应多达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计划,这可能是美欧能源贸易更加紧密的开端,欧洲陆续转移对俄依赖的长期规划可能对俄罗斯造成沉重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在当前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欧洲储备能源可能是各产业和国家当务之急,未来不排除年末冬季能源危机重现风险。这可能给欧洲社会生产与生活造成诸多困扰,其能源贸易结构与相关产业结构可能面临调整难题。目前欧洲国家分歧存在严重,德法的态度并不坚定,甚至预期对俄罗斯禁止能源的举措或将是欧洲的灾难,包括美国方案尚难见到执行力的前景更加扑所迷离,欧洲风险预警前所未有。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危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