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加快“走出去”步伐 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 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 www.chemmade.com
  • 2022-03-25 09:19:29
  • 经济参考报
  •   “2022年要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四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做出上述表述。他表示,2021年,我国金属产品生产、消费、贸易量均稳居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国。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一个时期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下一步应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强化国内矿产资源“压舱石”作用和基础保障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矿产资源全球保障能力。

      葛红林介绍,202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477万吨,同比增长4.7%;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利润3508亿元,同比增长121.4%,创历史新高。此外,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扭转了投资连续多年下降的局面。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1%,其中矿山采选和冶炼加工分别同比增长1.9%和4.6%。

      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成立中国稀土集团,进一步优化了稀土产业结构,重塑了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新格局。锂、钴行业上游原料端企业与中下游材料企业、电池企业等加强战略协同,优化了产业链,强化了供应链。

      “我们要清醒看到,行业风险明显增多,行业推进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任重道远。”葛红林表示,对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原材料行业来讲,保供稳价是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的基础和保障。稳定充足的供给,平稳合适的价格,才有利于产业链的行稳致远。

      葛红林举例称,近一个时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一路攀升,创出历史新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经营,提升了行业盈利水平,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实体制造业是上下游相互关联的链条,价格高企也会刺激非理性投资,加大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催生下游替代,阻碍消费应用,对产业链形成伤害。

      在此背景下,要从产业安全的高度审视、解决资源保障问题,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葛红林表示,我国是资源进口大国,铜、铝等大宗金属品种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60%,镍、钴等新能源产品资源对外依存度则更高,没有了资源,产业发展就是无米之炊、无本之木。

      “必须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快矿产资源基地建设与储备,合理开发国内有色金属资源,大力开发‘城市矿山’资源,强化国内矿产资源‘压舱石’作用和基础保障能力。同时推进铜、铝等短缺资源和镍、钴、锂等‘新兴矿产’的国际合作,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增强矿产资源全球保障能力。”葛红林说。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有色金属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