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硬核”力量 我国核电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硬核”力量 我国核电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 www.chemmade.com
  • 2021-12-20 09:58:52
  • 经济参考报
  •   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迎来安全发电30年。

      时光回溯到1991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30年来,在有着“国之光荣”之称的秦山核电站基础上,我国核工业整体科技、管理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田湾、福清、昌江、三门等一批大型核电基地先后建成。今年1月30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位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位居全球第一。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规模领先,更要创新发展。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我国核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历代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在12月15日举行的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安全发电30周年报告会暨中国核电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等秦山核电功勋人物、杰出人物代表接受了表彰颁奖。

      目前,秦山核电拥有专利735项及2项ISO国际标准;“华龙一号”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同时,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化,首台套国产化率达到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从秦山到福清,我国核电从技术上“一穷二白”起步,到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实现了核电的规模化发展。

      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30年来,我国核电机组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运行管理水平逐年提升,机组安全性、经济性显著提升。中核集团2020年度15台在运核电机组获得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数满分,2021年以来16台在运机组获得WANO指数满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秦山核电共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截至目前,秦山核电基地累计发电超过69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53亿吨,植树造林433个西湖景区。

      秦山核电交出的“绿色成绩单”是核能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缩影。余剑锋说,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核集团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和开发时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

      业内专家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全面引领经济社会尤其是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我国煤炭消费占比较高、可再生能源稳定性弱等因素,给能源结构调整仍带来较大挑战。叶奇蓁表示,核能以安全、高效、清洁的方式发电,运行稳定、可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现实的选择。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世锋提出,下一步浙江要按照“积极、安全、有序”原则开发核电项目,推进核电基地开展零碳未来城(园区)建设,鼓励开展核能供热、核能制氢等核能综合利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核电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