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能源价格大涨 引连锁反应接踵而来
能源价格大涨 引连锁反应接踵而来
  • www.chemmade.com
  • 2021-10-08 13:58:31
  • 国际商报
  •   国际天然气产量供不应求刺激其价格飙升,尤其按照欧洲天然气交易的基准,荷兰产权转让基金(TTF)中心的天然气价格自1月份以来,价格已经上涨了250%以上。

      如此快速飞涨的势头,除对包括石油、煤炭在内的能源价格产生直接拉升外,已经开始波及其他相关产业链的供需情况和价格走势,特别是对国际化肥价格、农产品价格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一年来尿素、氯化钾、草甘膦价格几乎翻一倍左右,另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9月统计数据,全球粮价在过去15个月中上涨了40%。

      欧洲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已经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一些化肥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目前奥地利化肥生产商--北欧化工正在大幅削减氨产量,这加剧了整个欧洲大陆本已紧张的供应局面;荷兰化肥巨头OCI日前表示,高生产成本导致其关闭部分赫伦工厂氨生产装置;世界最大氮肥厂CF实业直接关闭了两家工厂,甚至英国不少小型能源供应商和化肥厂出现倒闭现象。英国信息分析解决提供商--埃信华迈(IHS Markit)预计,目前欧洲关闭合成氨产能总计为460万吨/年。

      过去十几年,由于国际化肥市场一直供大于求,化肥价格处于相对稳定行情。如今化肥价格涨得惊心动魄,令人心惊肉跳。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等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化肥农药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2021年6月起价格上涨加速势头明显,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而且目前供不应求局面仍在加剧中。

      “化肥价格涨得越来越离谱,用不起就不买了,今年秋季几亩地的庄稼,一粒化肥都没有施,能收多少是多少!”中国农民王三元对化肥价格大涨非常抵触,他表示,如果下秋来化肥价格还不降下来,种麦子也不会施底肥,粮食够吃就行,反正也不指望种粮赚钱。如果越来越多农民因为化肥价格大涨而减少化肥投入,后期导致粮食收成减少的局面必然出现。直接种植成本的上升,进一步推升国际粮价的上涨,中国国内的主粮行情也明显反弹,特别是玉米的涨势明显,自从中秋过后玉米行情就迎来了一波走高趋势。

      为保障粮食的播种和收成,世界多国在力保化肥产量和价格稳定上推出一些措施。

      9月22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在《通知》中,国家明确表示,相关部门督促指导本地区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承储企业,严格按照储备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化肥进口企业要积极扩大化肥进口、有序释放库存。从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化肥的储备问题,进而优先保证国内的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

      泰国政府也在一直努力保证化肥价格的稳定。泰国商业部“商业降价,化肥助农”项目的实施时间从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延长至今年10月31日,期间通过农业合作社、社区企业等农业机构向农民出售廉价化肥,旨在帮助受化肥价格上涨问题影响的农民。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菲律宾正考虑进口化肥,并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按成本价格出售给农民,以缓解最近几周农业投入品价格的飞涨。菲农业部长达尔表示,农业部正在研究降低菲律宾国内市场化肥价格的措施。

      可以预计的是,面对国际化肥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涨还将持续的局面,下一步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刺激作用还会进一步显现。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化肥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