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能源与疫情或成海湾国家经济增长重要变量
能源与疫情或成海湾国家经济增长重要变量
  • www.chemmade.com
  • 2021-08-16 15:30:32
  • 参考消息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6%不变,其中今年中东及北非地区经济有望增长4.1%,海湾地区的沙特阿拉伯预计增长2.4%,而2020年沙特经济曾萎缩4.1%。

      根据IMF预计,中东及北非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全球经济在下滑3.2%之后,今年预计反弹至增长6%,中东及北非地区去年经济萎缩3.0%,2021年和2022年的地区增长预测分别是4.1%和3.7%。

      疫情继续考验海湾国家经济韧性

      “疫苗”和“疫情”是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IMF指出,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因新冠疫苗获取能力不同而分化为两个阵营。在中东,这样的分化表现得尤为明显。

      根据专业研究中东地区的美国智库机构Al-Monitor(“观察”)的分析数据,在中东,大多数海湾国家和以色列在新冠疫苗的获取和接种上表现好于其他国家,特别是阿联酋、巴林和卡塔尔的疫苗接种率均超过60%,而在叙利亚、利比亚和也门等被冲突围困的中东国家,疫苗接种率甚至不足1%。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的低疫苗接种率正在加剧该地区的经济挑战和治理危机。

      未来疫情变化仍充满不确定性,海湾国家的经济韧性继续面临考验。IMF的报告指出,疫苗普及程度低于预期导致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并传播,进而造成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下行风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疫情恶化和外部金融环境收紧双重冲击,经济复苏或将遭受重创,并拖累全球经济增长。Al-Monitor分析认为,海湾国家新兴经济体疫苗接种率在中东地区虽相对乐观,但并不意味着疫情挑战结束。

      能源需求或成经济增长重要变量

      由于海湾国家经济对单一能源的高度依赖,除了疫情,下半年全球石油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左右海湾经济体发展的又一关键变量。

      2020年,油价暴跌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需求下降、市场活力不足等让海湾国家的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可支配收入锐减,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不断攀升,不得不通过多种途径开源节流。科威特已连续7年出现预算赤字;沙特、卡塔尔通过国际股票或债券市场筹集资金;沙特自去年6月起暂停发放政府文职人员和军人的生活成本津贴,并从7月起提高增值税税率至15%,达到此前三倍。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2021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提到,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下降4%,是自二战以来的最大降幅,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绝对降幅。由于经济复苏和部分旅行限制解除,预计今年能源需求将增加4.6%,今年全球能源使用量将比疫情前高出0.5%。

      关于能源需求提升对海湾国家下半年经济前景的影响,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APICORP)高级能源专家拉米·阿什马维撰文认为,全球石油需求仍处于较快复苏进程中,叠加“欧佩克+”的供应限制,下半年油价前景有望稳定在每桶60美元至70美元范围。但去年疫情带来的财政综合危机以及高额债务负担仍将给海湾国家经济造成沉重压力,通胀压力正在上升并可能引发加息,预计海湾国家的经济或从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年中周期内出现回暖迹象。

      经济多元化之路挑战犹存

      海湾国家经济体对石油能源的依赖由来已久,石油资源曾为该地区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惊人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面临着石油资源日益减少和国际油价极端波动等不利状况,海湾国家不断强调要摆脱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积极推行多元化战略,陆续推出“2030愿景”或“2035愿景”计划。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国家财政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将持续存在,经济多元化依旧是充满挑战的命题。

      惠誉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称,至少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石油资源和价格将继续主导能源行业,从而决定海湾经济体的国家财政无法摆脱对石油资源依赖,其经济多样化之路充满挑战,且目前取得的实质性进展相对有限。

      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APICORP)高级能源专家苏海尔·夏蒂拉认为,在海湾地区,化石燃料的丰富性、低成本和广泛可用性使其能源结构无法摆脱单一性,短期内石油能源将继续主导海湾国家财政。但同时该地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潜力巨大,尤其是太阳能(7.100, -0.31, -4.18%)光伏,投资速度明显加快。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海湾地区的经济基石,但可再生能源的份额未来将出现增长,对海湾经济体和其国家石油公司而言,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储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