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迎峰度夏”用电高峰,受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等多重因素导致煤炭市场供需持续偏紧,业内议论纷纷。煤价会否持续上涨?夏季用煤供应跟得上吗?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行业人士和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
数据显示,7月14日,全国发电量达到271.87亿千瓦时,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1.92亿千瓦,均创历史最高。“这是高温天气下的特殊用电状态。”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李忠民认为,每年夏季气温比较高,从工业生产到居民消费用电都会相对提高。加之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稳步恢复态势,工业生产恢复比较好,煤炭消耗也较去年同期要高一些。
“近期,电煤消耗开始回落下降,迎峰度夏煤炭供应是有充足保障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持续推进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为保障迎峰度夏高峰用煤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上述负责人透露,即使在7月15日全国统调电厂耗煤达到747万吨的历史峰值时,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发生缺煤停机情况,电厂库存依然维持在合理水平。该负责人指出,综合来看,多种能源协同发力多发满发,在一次能源、来水和风光资源较为理想的情况下,预计最大可满足日用电需求超275亿千瓦时,高峰期电力等能源需求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社会存煤远大于缺口
每到夏季用电高峰,煤炭供不应求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也是如此。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工业持续快速复苏,据测算,带动上半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0.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煤炭消费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增量超过2亿吨。
进入7月份,电煤消费旺盛,一度达到740万吨以上的历史峰值,全国统调电厂供应能力也达到了日均650万吨的水平。“这种季节性的耗煤用电尖峰时期,出现短时的市场偏紧局面也是常年的市场变化规律,完全没有必要把这种现象放大。”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李昕认为,上半年得益于先进产能的有效释放和煤矿智能化开采的推广,我国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产量增长6.4%,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他表示,以统调电厂的供应能力看,2020年8月中旬,日均在590万吨左右;到了今年7月中旬,煤炭供应水平已经突破日均640万吨,提升了8.6%。他透露,近期煤耗在650万吨左右,较峰点降了100万吨,目前的供应能力更加没有问题。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