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国碳市场开市热 碳中和概念股涨超35%
全国碳市场开市热 碳中和概念股涨超35%
  • www.chemmade.com
  • 2021-07-17 09:41:38
  • 新京报
  • 千呼万唤,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9点30分,第一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52.78元/吨,共成交16万吨,成交额达790万元。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启动,碳中和概念股也乘风而起。截至收盘,创业板上市股汉威科技(300007,股吧)涨幅达11.89%,昊华科技(600378,股吧),云天化(600096,股吧)两只股票涨停,双良节能(600481,股吧)涨幅逾9%。整体来看,碳交易概念板块报1425.93点,较年初的1036.43点上涨了37.58%。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不少券商都在中期策略报告中提到了碳中和,并为碳中和出具了专门的报告。年内,7成的碳中和概念股已经实现上涨,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启动,碳中和概念的热度能否持续?

     

    碳中和、碳交易概念乘风而起,年内涨幅逾35%

     

    7月16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创业板跌幅近3%。在大行情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备受市场关注的碳交易、碳中和概念股也受到影响。截至收盘,创业板上市股汉威科技涨幅达11.89%,昊华科技,云天化两只股票涨停,双良节能涨幅逾9%。

     

    整体来看,碳交易概念板块报1425.93点,下跌了0.33个百分点。但相比年初,碳交易概念板块的点位仍上涨了37.58%。

     

    事实上,碳中和概念“起风”已久,2020年以来,碳中和多次被国内重要会议和重要规划提及,2020年9月,我国首次向全球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2020年末,中国向全球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自2020年至今,在90只碳中和概念股中,超过7成的碳中和概念股实现增长,其中阳光电源(300274,股吧)涨幅高达11倍以上,恩捷股份(002812,股吧)、隆基股份(601012,股吧)、南网能源等21只相关概念股涨幅超过100%。

     

    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在全国两会期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环境部陆续印发了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管理规则。

     

    生态环境部就于5月印发了碳排放权的登记、交易和结算方面的管理规则,上海环境(601200,股吧)能源交易所于6月发布了《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规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明确碳排放权交易时段及交易时间等细节。

     

    无一例外,碳交易市场相关政策消息每次发布前后,碳中和概念股都会随之波动。Wind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63只碳中和概念股实现上涨,其中,晶澳科技涨幅超过100%,华银动力涨幅达99%,恩捷股份、嘉澳环保(603822,股吧)等5只股票涨幅超过50%。

     

    碳交易概念股115只影响广泛,五大领域投资机会丰富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碳交易概念板块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和碳中和概念股的板块大部分重叠,具体来看,包括电力、环保、水泥、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多行业。

     

    据东方财富(300059,股吧)概念分类显示,涉及碳交易的概念股共有115只,涉及碳交易概念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比如,发电行业是我国最大碳排放行业,电力行业也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率先纳入的行业,而且不少电力行业企业持有地方碳交易所的股权,如华银电力(600744,股吧)、深圳能源(000027,股吧)、长源电力(000966,股吧)、国检集团(603060,股吧)、金融街(000402,股吧)等。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朱斌认为,碳交易全国推广,一方面促减排,推动碳排放负外部性利益化,同时又是推进碳中和的长期经济保障,更是助力我国参与全球化。

     

    在他看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所带来的影响落脚到具体行业,主要包含五大领域。一是碳检测,在碳市场全面启动的背景下,碳交易行业覆盖度提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碳配额分配与环保检测是重中之重,这将带动一系列碳排放量监测厂商。

     

    二是零碳排,电力将率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将带动能源转型和结构性升级进入快车道。政策红利下,核电、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细分领域及整体产业链都将受益。

     

    三是新电车,“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必将带动新能源电动车的渗透率。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必将受益。

     

    四是碳消耗,伴随着CCER推广及碳交易的顺利进行,环保服务及碳消耗板块必将受带动,推荐关注垃圾处理及碳耗方向标的。

     

    五是绿色建筑,建筑业是我国碳排放最高的三大行业之一,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绿色建筑”概念。从上游的新型建材,到建筑建造环节将产生机会,重点关注建筑光伏一体化赛道。

     

    “碳中和”引机构关注,热度能否持续?

     

    碳中和成为“热词”的同时,也引起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券商的中期策略中,银河证券、广发证券(000776,股吧)、上海证券、东海证券、信达证券等10余家券商都把碳中和作为专门的分类发布了中期策略。

     

    中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在中期策略会上表示,全球经济复苏与再通胀将是2021年下半年宏观与市场交易的主旋律,行业配置上看好两条主线,一是继续看好周期行业在下半年的表现;二是以新能源和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景气行业在今年依然有估值扩张的机会。

     

    王君还建议,下半年重点关注“碳中和”主题投资机会,包括高碳排行业去产能过程中龙头企业提升竞争优势;清洁能源对于传统能源替代过程的全产业链机会;节能节材降耗所衍生的对循环经济、固废处理、新材料、碳捕捉、碳回收等领域的需求;环保优势企业的碳权增值。

     

    银河证券认为,下半年经济周期向上,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资源周期板块仍有机会,坚持配置三主线,其中第一条是受疫情、经济和政策影响较大的资源周期主线,如煤炭石油、化工、有色、钢铁、航运、银行等板块。

     

    可以发现,煤炭石油、化工、有色、钢铁等板块与碳中和、碳交易发展密切相关。

     

    中金公司也写道,“碳中和”与数字经济趋势叠加下以电动车、新能源为代表的产业大潮仍在深化,进而带来了一系列机遇。报告建议,下半年关注的第一条主线是高景气度、中国已具备竞争力或正在壮大的产业链,其中包含电动车产业链、新能源光伏等碳中和相关内容。

     

    东海证券认为,2021 年下半年,我们结合碳中和的政策目标,同时以盈利能力提升或改善为分析依据,重点关注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不断上行的光伏设备;以及行业需求拐点已确立,盈利能力逐步提升的工业机器人。

     

  • 文章关键词: 碳中和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