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甲醇弱预期逻辑未变 后续或回归理性
甲醇弱预期逻辑未变 后续或回归理性
  • www.chemmade.com
  • 2021-05-19 09:24:56
  • 期货日报
  •   一方面,甲醇市场减产的可能性较小,国内供应仍稳固;另一方面,港口库存不断累积,未来需求端提振有限。整体上,基本面弱预期逻辑未变。

      上周,甲醇主力合约2109剧烈波动,最高冲至2852元/吨,周内涨幅一度超10%,达到2018年10月以来最高点。上周五甲醇随市场回调,周涨幅缩窄至7%左右,振幅高达13%。本轮价格波动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市场情绪带动,动力煤涨势推动煤化工产业链整体上行;另一方面,现货市场可流通货源紧缩,港口基差拉涨给期价带来提振。那么,本轮甲醇涨势是否会持续呢?笔者分析如下:

      首先,从煤炭价格对甲醇的传导来看,由于煤制甲醇占到国内甲醇产能的超七成,煤炭是国内甲醇生产的最主要原料,区别于国外甲醇90%以上来自于天然气,煤炭价格是影响我国甲醇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今年以来,动力煤期货上涨超过30%,内蒙古煤制甲醇生产成本上行至2000元/吨以上,而甲醇涨幅仅有16%,甲醇生产利润持续偏低,内蒙古煤制甲醇生产利润在150—200元/吨。但是煤制甲醇企业大多为自有煤矿,实际生产成本远低于市场价格估算的成本线。因此,利润偏低甚至亏损并不会必然导致煤制甲醇产能减产,国内供应仍稳固。

      其次,内蒙古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内蒙古是我国甲醇主产区之一,产能占到国内总产能的17%左右。内蒙古地区能耗双控政策出台后,部分甲醇企业装置有所降负,主产区开工已下滑7个百分点左右。且受政策影响,国内新增产能投放也将受到约束,今年区域内原计划开工的5套新增产能投放或不及预期。因此,中长期来看,这将导致国内供应收缩。

      再次,从近期基本面来看,沿海港口和内地主产区可流通现货偏于紧张,市场成交重心上移,基差转正并持续扩大,对期货价格形成强支撑。上周沿海地区甲醇库存为79.7万吨,环比跌幅0.93%,较去年同比下降34%,为近年来的库存低位,对期货价格形成强支撑。且由于5月沿海地区甲醇可流通货源紧张,上周沿海可售货源仅有13万吨左右,为近5年来的低位水平,市场缺货导致价格坚挺。5月中下旬沿海地区预计到港49万吨,到港有所放缓,累库预期继续延后。

      最后,甲醇产业链利润上移不可持续,但是后续进口量增加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外盘装置开工率逐步提高,国际甲醇价格回落,而国内沿海价格坚挺,进口窗口大幅打开,转口窗口关闭,未来进口量将稳步恢复至100万吨以上的水平。

      近年来,甲醇产业链话语权逐渐向下游转移,除去醋酸利润较好之外,烯烃以及其他下游已至盈亏平衡线附近甚至部分亏损。烯烃对于甲醇运行顶部有显著的压制作用,上周甲醇制烯烃利润跳水,目前已出现亏损,并且沿海几套MTO装置已有较长时间未检修,南京诚志二期60万吨/年装置原定于一季度的检修不断延期,需关注外购甲醇MTO装置降负情况。

      这几套装置均为大型外采装置,单套单月产生15万吨甲醇需求,港口库存将迅速累积,拖累甲醇价格形成负反馈。不过,该反馈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上周下游开工仍然较为稳定,整体下游加权开工率处于近年来的最高值,其中外采甲醇MTO装置平均负荷为98.29%,现金流暂未对开工形成压力,不过整体上后续需求端的提振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短期甲醇基本面强现实已经反映在行情中,弱预期基本逻辑并未改变,后续价格或回归理性。操作上,由于目前港口基差现货升水仍有100元/吨以上,操作上,2109与2201合约价差在50元/吨以内可布局反套。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甲醇、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