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国首个“核电+”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开工
全国首个“核电+”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开工
  • www.chemmade.com
  • 2021-05-11 14:18:41
  • 大众日报
  •   日前,全国首个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国和一号+”在威海荣成开工建设,项目立足核能发电,打造了集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核能制氢、核能供热、海水淡化、储能等为一体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新模式,这是山东核能综合利用的又一创新实践。

      “核能是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能源选择。”山东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把发展核能作为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加快推进核电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核能综合利用,持续放大“核电+”效应。从全国首个“核电供热商用项目”到世界首个“水热同传”项目,再到“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山东核能综合利用已驶入“快车道”,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依托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利用5G网络传输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精准采集、显示、处理核风光氢储等多能源数据,实时监控电力供需状态;增设智慧储能、电解制氢等设施,通过智慧平台智能调控,实现用电低谷期电力存储、制氢,用电高峰期电力入网调峰,提高用能效率,达到多能源互补及供需平衡,蹚出了一条“核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该项目充分利用核电厂址空地、海洋、楼宇屋顶等资源,综合布置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水淡化等工程,实现厂址区域及海洋资源最大化利用、立体化开发。据测算,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增加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时,替代煤炭消费1800吨,减排二氧化碳4500吨。针对威海市居民冬季清洁取暖需求,加强与海阳核电沟通交流,协作开展长距离供热技术课题攻关,分期建设核能供热工程,一期计划实现荣成市450万平方米供热,二期逐步将核能供热能力提升至2700万平方米,助力山东“零碳”供暖产业发展。结合厂址区域临海而建、淡水资源紧张等问题,分期建设核能海水淡化工程,近期建成日产1万吨海水淡化项目,作为荣成市战略备用水源,远期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实现对周边居民供水。

      “目前,我省通过与国家电投等国内核电龙头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其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率先在荣成启动建设国内首个“核电+”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为我省乃至全国积极探索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实践样板。”山东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山东省将加快推进“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投产。同时,依托胶东半岛优良核电厂址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稳妥推广海阳核能清洁供热模式,深入探索核能在海水淡化、制氢等领域的应用,强化核风光氢储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绿色电力大规模消纳和源、网、荷、储深度协同,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多能互补体系,助力山东省能源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光伏发电、海上风电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