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乙烯技术路线多点开花 成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我国乙烯技术路线多点开花 成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 www.chemmade.com
  • 2010-11-22 13:57:17
  • 中国化工报
  •     11月17日从全国乙烯行业调研组获悉,今年前10个月全国乙烯总产能达1370.5万吨/年,其中采用非传统轻油(石脑油、轻烃)制乙烯新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对乙烯产能贡献率达4%。近期随着一系列乙烯装置的建成投产,到2010年底我国乙烯总产能有望突破1500万吨大关,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袁晴棠院士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特别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现已投产的27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57.6万吨/年,其中百万吨及以上规模的装置已有4套。

      袁晴棠院士指出,我国在乙烯总产能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乙烯的生产技术及原料利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单一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的生产技术正在“被替代”,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格局。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开发的煤基甲醇制乙烯技术(DMTO)建设的60万吨/年装置今年8月一次开车成功;由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石化SEI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的100吨/天甲醇制乙烯技术(SMTO)已在燕山石化取得示范成功,采用该技术的首套工业化装置目前正在中石化中原乙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重油催化热裂解制乙烯技术(CPP)已完成工业化试验,首套50万吨/年CPP工业化装置已于去年8月在中国蓝星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上述这些新乙烯装置为我国乙烯总产能增加贡献了4个百分点。

      中石化化工事业部乙烯及芳烃处高级工程师姬伟毅指出,我国乙烯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石油资源供应严重不足,乙烯原料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二是中东地区乙烯工业对我国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对此,姬伟毅建议,业界应密切关注以煤作为替代原料采用MTO技术的工业化进程,以此缓解乙烯扩能带来的原料紧张问题。同时要加快开发新的乙烯生产技术路线,尽可能以天然气、干气为原料,开发用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为主要原料的低成本乙烯生产技术路线,从而提高我国乙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