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多个政策利好 万亿综合能源服务市场
多个政策利好 万亿综合能源服务市场
  • www.chemmade.com
  • 2021-02-25 09:11:08
  • 上海证券报
  •   近期出台的多个政策文件频频提及鼓励建设综合能源项目等相关内容。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潜在的万亿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将是极大利好。

      明确推动综合能源服务

      记者发现,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到,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同时,鼓励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

      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能源资源消耗定额》,今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将完成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编制。“十四五”时期,国管局将在全国公共机构范围内推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与能耗定额相结合的节能目标管理方式,推动公共机构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2月份发布的《关于2021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的通知》也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推动公共机构使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等。

      有行业人士表示,公共机构是综合能源服务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在综合能源服务的各个细分市场中,以政府为客户的公共机构市场相对具有更佳的项目可行性。上述政策将有效推动公共机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会受到多大的支持?国家能源局去年10月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637号提案——建议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时,明确表态“将结合‘十四五’能源规划工作,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

      综合能源服务行业“钱”景如何?

      所谓综合能源服务,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而是较为笼统的、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能源服务的统称。可以说,在能源服务行业,只要在产业链上涵盖相关服务,都可以被称之为综合能源服务。

      据了解,其服务内容既包含电力、热力、燃气等动力服务,也包含冷暖、环保、节能改造等相关技术服务。而参与主体也多种多样,从电网企业、燃气企业到节能服务、基础设施等企业都争相进入,以期抢占这一市场蛋糕。

      去年9月召开的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经国家电网所属研究机构初步测算,2020—202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市场潜力规模可能由0.5万亿元至0.6万亿元增长到0.8万亿元至1.2万亿元;到2035年将步入成熟期,市场潜力规模约在1.3万亿元至1.8万亿元,巨大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蓝海空间正加速形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认为,综合能源服务也可以为光伏带来许多新的市场机遇。比如在集中式的光伏方面,可以通过分装,把水风光等多能互补的一些大型基地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光伏开辟一个更大的市场。在分布式光伏方面,工业园区是开展这种服务的一个主战场之一。

      谁涉足了综合能源服务行业?

      近年来,电力企业开启了从传统能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谋篇布局的加速度。尤其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为代表,电力行业对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呈“加码”之势。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此前的战略规划,国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2025年要实现800亿元营收,成为行业主要推动者,2030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成为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示范引领者。

      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相关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已成为业内共识。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既是非电企业涉足电力市场的入口,也是电力企业进军非电力市场的出口。

      去年12月,中广核中电能源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广核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深圳)有限公司,隶属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这也标志着中广核集团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领域的发展大幕正式拉开。

      一些民营新能源公司,如协鑫、新奥等也是积极参与者。据了解,协鑫能科的综合能源管理业务更贴近电力市场服务,依托发电端以及中间的售电业务以及下游的综合能源服务和储能能效管理,协鑫能科正试图打通一条全产业链。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关联业务同样成为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共同的市场着力点。比如百度旗下的度能-AIOT综合能源共创平台,基于百度ABC+IOT技术助力工业企业、用能园区等进行深入能源信息化改革。提供用电设备接入、负荷预测、电能质量监测、能效优化等30余种数字能源应用,极大地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高企业用能安全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尽管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尚在起步阶段,还面临着成本等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在碳中和目标下,目前企业开始布局推进,未来市场前景还是可期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对记者表示。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服务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