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光热产业链相对成熟 技术水平领先
中国光热产业链相对成熟 技术水平领先
  • www.chemmade.com
  • 2021-02-18 09:31:30
  • 中国能源网
  •   光伏产业是中国领先世界且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和生产制造能力全球第一,硅片、电池、组件世界前十大生产商几乎都被中国囊括。

      目前国内从上游多晶硅到下游组件的国产占比均在65%以上,其中,硅片国产占比在95%以上;电池片与组件则由于须靠近美国、欧洲等消费地,国产占比低于前者,但仍高达70%左右。

      尽管如此,国内光伏企业仍面临几大难题:

      1、核心技术迟迟难以突破

      尽管中国光热产业链已经相对完整成熟,整体技术水平全球领先,但是部分核心环节依然存在技术短板,比如汽轮发电机组、集热管等。同时,国产吸热器、熔盐泵、熔盐阀和流量计等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有待验证。

      2、尺寸之争硅

      片尺寸不统一,给上下游协同、客户设备选型造成了较大困扰。“600W+联盟”和“M10联盟”两大阵营形成对峙局面,尺寸之争进入白热化,其影响呈现出从硅片向电池、组件以及全光伏行业延伸的趋势。

      3、光伏发电入网难题是顽疾

      光伏发电并网存在技术上和非技术上两方面的难题。

      技术上,并网后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光伏阵列的温升、失配和热斑现象,光伏阵列优化配置问题等,都是光伏并网需要突破的技术关。

      非技术方面,光伏并网还面临全国消纳分配不均衡、土地、接网等问题待解。

      4、产能过剩阴影笼罩

      由于光伏企业纷纷大规模扩产,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逆变器、玻璃等辅材产能全面扩张,产能过剩迹象再次浮现。

      据不完全统计,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13家龙头企业2020年共宣布了40个扩产项目,总投资超过2100亿元。

      其中,9个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3个项目计划投资额达到200亿元,仅通威股份一家2020年在扩产方面投资便高达近500亿元。行业面临2011年左右那一轮过剩局面重演的风险。

      初步估算,2020年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4亿千瓦,成为全国第三大电源。“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光伏产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