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PC原料挤压利润空间 供应抑制后市发展
PC原料挤压利润空间 供应抑制后市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20-12-12 09:49:47
  • 中塑在线
  • 用一个词形容聚碳酸酯(PC)的2020年,是叹为观止?又或者是无可奈何?都对,但都不全对。纵观全年,一面,是“涨势横跨四月有余,涨幅高达万元之多”的气势如虹;另一面,则是“原料挤压利润空间,供应抑制后市发展”的尴尬郁闷,PC面对的不仅是新冠疫情及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冲击,还要承受行业内部所施加的压力,眼下的PC就好比一头虚张声势的野兽,困在进退维谷的牢笼里斡旋、纠结、挣扎。12月上旬短短十天便回落逾千元(见表1),也许还只是开始,静观其变,应该再好不过。

     

    困境一:原料挤压利润空间

     

    在此前的中塑视点《一日千里,与双酚A赛跑的PC还有多大潜力?》一文中,曾提及虽然PC一路暴涨,但走势并不健康,原因就是其涨幅完完全全建立在与上游原料双酚A的非理性竞争之上,可价格战拉锯再久,总会有力竭的一方,从近期PC的疲态便可知晓是谁率先败下了阵来。展开来说,目前PC生产工艺按原料来源主要分为光气法和非光气法(见图1),前者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后者以DMC碳酸二甲酯和双酚A为原料,可见,无论使用何者方式进行生产,双酚A都是必需品,不可或缺。今年,双酚A在货源紧张与下游环氧树脂的拉动下走出了“疯魔”的行情,华东地区收盘价从3-4月份低点的7200-7300元/吨,冲至现阶段的19700-20000元/吨左右,涨幅高达180%,哪怕月初原料端苯酚和丙酮表现欠佳,双酚A也不为所动,坚挺依旧,甚至完全脱离了上下游产品的影响,进入了暴利格局。而与之相对的,尽管下半年PC市场也收获了上万元的不俗涨幅,然进入12月后受成交拖累出现了明显的滞涨、下调,截止12月10日,低端价格多在22000元/吨附近,高端料也不过25000-27000元/吨之间,除去运输费、仓储费、加工损耗等零散的开支,利润空间早已所剩无几,亏损显然也是常态。

     

    困境二:供应抑制后市发展

     

    简称为“Px”的产品似乎都逃脱不了扩能的命运,与PP、PE的情况类似,2015年起,PC也进入了快速扩张期(见表2),产能从最初的67.5万吨/年增长至2020年末的180万吨/年,年均增幅18%。除了像鲁西化工(30万吨/年)、万华化学(21万吨/年)那样通过生产线优化升级提升产能外,甘宁石化(7万吨/年)、中蓝国塑(10万吨/年)、盛通聚源(13万吨/年)也在产业调整政策的鼓励下陆续上马,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及PC本身工艺流程、调试周期较长的原因,多台装置宣布延迟投放,其中包括浙江石化(26万吨/年)、华盛新材料(26万吨/年)、沧州大化(10万吨/年)、中沙天津石化(26万吨/年)皆预计在2021年集中释放,故未来或有88万吨产能“轰炸”市场,为多年来新高,年涨幅超过30%。

     

    总结:综上所述,摆在PC面前的是条极为坎坷的道路,迫切需要一波波酣畅淋漓的上涨来获取利润,避免亏损,但供应端产能的激增与需求端对高价的抵触又不得不令其左支右绌,这是在夹缝中的求生,也是PC不得不做的困兽之斗。涨幅,恰似2017年那段辉煌的时日,而PC,早已不是他日那位故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抵当如是。

     

  • 文章关键词: PC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