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成败在技术
我国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成败在技术
  • www.chemmade.com
  • 2010-11-11 14:03:22
  • 中国化工报
  •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浪潮方兴未艾,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是我国构建节能低碳产业体系的重要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任何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都是技术,低碳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对技术的使用是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高度重视节能和低碳技术的研发、转让与应用推广是石化行业走低碳产业发展道路的重要环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洪春表示,在气候变化研究上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提出体现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政策方针、计算方案、方法或模型及应对的政策措施。例如,国际上的说法是温室气体部分来自水泥生产,而由于我国水泥生产中利用了大量废弃物,如粉煤灰、电石渣等,国外的常规计算方法不能反映我国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开发计算模型、方法并得出计算结果。此外,还应吸收更多领域,如天文、地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参与气候变化的研究,避免使气候变化这个“巨人”站在“淤泥”的基础上。    

        应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高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转让和转移也是促进低碳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在国内,由于采用低碳技术会产生公共收益,为促进低碳技术的转移,政府应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搭建一个低碳技术合作、转移的平台,为本城市规划所需的低碳技术转让提供便利条件。还可以委托专业机构为适用的低碳技术做一个市场性的定价,政府再根据当地企业的承受能力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其购买并应用先进的低碳技术。    

        对于国际间低碳技术的转让和转移,华彬集团副总裁李莆生表示,不求专利所有权而是寻求技术使用权和在中国的再生产权利,可能是我国企业从国际企业获得低碳技术转让的一种良好方式。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社会的应用。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有劳动力资源丰沛,这对国外先进低碳技术在中国落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企业可以和拥有先进低碳技术的国外企业合资设立公司、建立利益共同体,以国内巨大的市场换取其专利的永久使用权,以及它以后所衍生出来的所有技术的使用权。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