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塑料再生行业已进入优胜劣汰时代
中国塑料再生行业已进入优胜劣汰时代
  • www.chemmade.com
  • 2020-10-26 14:22:55
  • 废塑料新观察
  •   2020年是中国再生塑料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有多个原因:

      一、原油价格暴跌,下游不景气

      2020年是中国再生塑料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随着原油价格的暴跌,塑料新料和再生料价格差价越来越小,甚至出现倒挂的现象,废塑料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原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石化行业的成本因素,作为塑料制品也不例外。但是塑料制品处于石化产业链的较末端,作为离终端消费者较近的产品,对经济环境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价格除了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之外,与下游行业的景气度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二、新冠疫情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塑料原料市场波动巨大,废塑料回收行业遭受重创。

      三、环保风暴与限塑减塑相关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受2017-2019年环保风暴与“禁废令”双重因素的影响,诸多“小、散、乱、污”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加工企业被关闭,废塑料再生利用规上企业多数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废塑料环保相关的规定越来越严格和健全,行业准入引导行业正规化、自动化、绿色化,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限塑减塑相关政策,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推动废塑料回收循环利用。

      2020年,中国再生塑料行业企业“生存”现状

      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外生产企业的开工率明显降低,以工业废料回收为主的全球废塑料回收总量明显减少,加之国际海运价格暴涨一倍,诸多不利因素对全球废塑料产业带来了空前的打击,但是在无废城市建设及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处置的强力驱动之下,中国国内的再生塑料行业却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

      全行业内呈现“破旧出新”的大趋势,又涌现一批新入行的企业,国内再生塑料行正规业企业总量不降反升。

      据天眼查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中国国内与塑料再生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超过6.0万家,在过去的5年中,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4.5万家。

      2020年1月至5月,我国塑料再生相关的企业新注册量为7118家,其中四月份注册量最多,共注册2232家相关的企业,环比增长36.4%。

      去年同期(2019年1月至5月)相关的企业新注册量为5895家,相比去年,今年前5个月我国塑料再生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同比上涨20.7%。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转移到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国家筹建工厂,中国再生塑料行业正在逐步从“全球废塑料资源+国内再生加工”传统模式转而成为“海外废塑料资源+海外再生加工”与国内废塑料循环再生利用的双驱模式,中国再生塑料行业的全球影响力不降反升,真正成为了全球废塑料再生利用的中坚力量。

      中国塑料再生行业进入优胜劣汰时代

      随着行业治理的科学与深化,我国塑料再生行业的门槛升高,规模化竞争加剧,竞争也向中高端领域渗透,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中国废塑料再生利用加工企业,尤其大型企业迅速调整产业布局,结合国内的“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处理”、“无废城市建设”等新趋势,全力推动中国废塑料行业回收体系与再生塑料产业园区的建设。近两年,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受到大资本、大企业的热切关注,一批央企国企、部分环保概念上市公司及依靠废钢铁、废金属而发展壮大的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废塑料回收、再生加工产业,再生塑料行业进入龙头企业崛起、中小型企业差异化发展的优胜劣汰新竞争时代。

      从回收体系看,未来中国塑料再生将通过消费者、生产企业与政策发力,倒逼完善回收体系,创建绿色塑料再生一产销监管链是我国塑料再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废塑料“绿色再生”体系将是未来行业投资的主要方向。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塑料行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