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发改委称国际油价仍将涨或为油价上调打预防针
发改委称国际油价仍将涨或为油价上调打预防针
  • www.chemmade.com
  • 2010-11-05 09:19:47
  • 北京商报
  •   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石化产业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预测》称,第四季度国际油价仍将保持上涨态势,将对国内石化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通胀压力较大,但是发改委这一表态也为下一次国内油价上调打了预防针。
      
      前三季度运行情况显示,1-9月份,国内石化产业实现产值5.6万亿元,平均增速14.5%左右,但产值增长的同时,产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6418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增幅。
      
      9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快速走高并屡次突破80美元/桶大关,目前在80美元/桶左右徘徊。
      
      发改委表示,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后市油价波动将更加频繁,预计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将在80-90美元/桶高位震荡,过高的油价将对产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发改委的这一预测还是相对保守的。”卓创资讯油品分析师齐玉琴表示,由于美元贬值等直接因素带动,国际油价在四季度可能会比发改委预计得更高,这对石化行业的影响是必然的。
      
      齐玉琴说,炼油业属于典型的原油下游产业,受国际油价上涨的拖累最大。按照惯例,国际油价上涨后,国内两大油企中石油、中石化就有了要求上调成品油零售价的理由,油品供应也会出现紧张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发改委的“调价令”和下游产品的整体涨价,“但是目前国内通胀压力较大,国家为了控制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很有可能控制作为原材料的化工产品价格,抑制包括成品油在内的产品价格再次上调,这一预期中的宏观调控将使相关企业面临压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士则表示,国际油价上涨虽然使石化企业成本上升,但掌握着上游开采权的央企本身也是原油价格上涨的受益者,“这种压力本就不该都转嫁给消费者,企业应从自身管理方面进行细化,降低经营成本”。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