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成品油价谨慎上调 新定价机制有望年内出台
成品油价谨慎上调 新定价机制有望年内出台
  • www.chemmade.com
  • 2010-10-26 09:19:17
  • 国际金融报
  •   国内成品油价调整的“靴子”终于落地。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出通知,决定自10月26日零时起,将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0元和220元,相当于在零售市场上每升分别提高0.17元和0.19元。这也是继4月14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320元)和6月1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230元和220元)后,国家发改委年内第三次对国内成品油作出价格调整。
      
      “统筹考虑国内经济形势及成品油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本次调价继续对价格水平进行了调控。”对于此次提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调整后,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仍低于目前国际市场中的原油价格水平。该负责人还透露,本次调价考虑了汇率因素,“如果没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这次调价幅度还要高些”。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昨日报道称,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力争在年内出台,而该机制将更为透明。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比较可能的方案是缩短目前22天的调价周期,这样对普通消费者、政府相关部门等都有好处。
      
      预计中的提价
      
      根据息旺能源的统计,布伦特、迪拜和辛塔加权均价变化率为4.59%,达到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4%的调价红线。
      
      “既有上涨的市场预期,国际油价也达到了可以调价的区间。所以,此次相关部门上涨成品油价在预计之中。”昨日,普氏能源资讯亚洲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调整范围看,每吨230元和220元的涨价空间也符合4%左右的变化幅度。”
      
      林伯强认为,国家发改委在提价中还是显现出了一定的谨慎,“据我观察,成品油上周就已经打开了调价窗口。但与往常类似,国家发改委还是延迟公布了调价信息,这一方面是因为涨价的审判过程相对复杂,比较耗时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评估汇率给国际油价带来的相关影响”。
      
      通胀预期加强
      
      抛开本次成品油涨价不说,目前白糖、食用油、进口大豆、棉花等诸多产品的价格在近期纷纷走到了涨价的前台。因此,业内非常关注此次成品油提价对国内通胀的影响。
      
      “本次提价几乎不会影响到通货膨胀。”华大威认为,“首先,央行刚刚加息不久,至少已经对外发出了遏制通胀的信号;其次,能源价格并不是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林伯强说,“虽然带来的直接影响不大,但这无疑将进一步推涨市场中不断增强的通胀预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近期CPI呈上涨态势,成品油价格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涨价预期,但对价格总水平的实际影响很小。”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为了减缓成品油价格调整带来的连锁反应,国家发改委明确规定铁路货运等部分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暂不调整,并部署各地严格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依法查处违规涨价和跟风涨价。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