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是少石油富煤炭的国家,探索以“煤”代替“油”生产重要的石化原料对于我国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10月19日,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采用自创技术研制的世界首套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目前在内蒙古包头投料试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的聚烯烃产品,从而标志着我国煤制烯烃新兴产业取得了里程碑式进展,以“煤”代“油”的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烯烃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烯烃工业的规模是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标志。2007年9月,大连化物所、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与中国神华集团在北京签订180万吨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许可合同,这是全球首套煤制烯烃技术许可合同;今年8月,采用该技术的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在包头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甲醇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这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烯烃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实践取得成功。
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它的成功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能够产生一个新的战略性行业,产生一个不依赖于石油的石油化工占领行业,所以将会对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一个重要的作用。
张涛介绍,实现甲醇制烯烃后,大连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进口甲醇并进行储备、转化、加工,与现有石化产业结合,生产高附加值的石化下游产品,预计可新增产值千亿元以上。
张涛:我们现在和国内外数十家单位都在进行广泛的洽谈,目前签订合同已经达到了8家,构成的烯烃的产能超过4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