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带量采购是消除药价虚高的破冰之旅
带量采购是消除药价虚高的破冰之旅
  • www.chemmade.com
  • 2019-09-27 09:48:59
  • 每日经济新闻
  •   去年12月,国家组织“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25个试点通用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官方表态试点结果符合预期,药企叫苦声此起彼伏。今年9月24日,新一轮药品带量采购扩面拟中选结果出炉,拟中选药企45个,拟中标产品60个,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

      就像高考放榜一样,招标现场从来都是众生百态——拟中标结果中,既有药企独中七元,也有本以为“稳操胜券”的企业爆冷出局;既有原研药企不按套路出牌,报价比仿制药还低,也有通过一致性评价不久、刚获得“入场券”的幸运儿。

      但总体而言,少数企业虽有抱怨,气势却比去年弱了不少。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药品降价是大势所趋,是重塑医药产业的必经之路,带量采购是消除药价虚高的破冰之旅。为了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产业更好、更高质量地发展,忍一时之痛,让一时之利也无妨。

      之所以会有药价虚高,我们认为,根源在于药品价格中,销售费用占比较大。

      Wind数据显示,医疗保健行业290家医疗保健类上市公司中,2017年销售费用高达1772亿元,同期的研发费用只有319亿元。2018年,284家医药企业销售费用总额超过2400亿元,其中有34家药企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50%。

      恒大研究院在一篇名为《揭开中国药企销售费用畸高之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药企销售费用存在六大流向: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医药代表提成、逃税洗钱成本、统方费用。

      这种“带金销售”导致的恶性竞争在过去很多年间“伤害”着医药行业,致使药企创新意愿不高,中国的药品批文也大部分被仿制药占据。中国药学会2019年公布的第五批过度重复品种目录中,共包含303个通用名品种,其涉及的有效批文数占化药及生物制品制剂批文总数的68.09%。

      带量采购,让人们看到了打破这种恶性竞争、消除药价虚高的希望。

      因为带量采购,就是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流通环节、挤掉销售费用等水分。我们认为,带量采购避免了药企与医院的二次议价,等同于打破了旧有的灰色利益链条。如此一来,药企与其花尽心思去搞各类公关,还不如把精力放到产品研发上,因为产品的低成本和高品质才是未来在医药行业生存下去的硬道理。

      本次中标7个产品的“大赢家”华海药业,就是重视研发的行业代表。数据显示,华海药业的研发支出及营收占比一直在医药上市企业里排名前十。但纵观整个行业,像华海药业这样“提前”觉醒的企业还是少数。以头部企业为例,2019年上半年,上海医药(601607,股吧)销售费用达到64亿、研发费用仅5.6亿元,不到销售投入的十分之一。

      我们认为,在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模式下,药企必须逃离“带金销售”的恶性竞争,提升药品质量、推动药品研发。

      我们相信,未来把经营重心放到产品上的医药企业,必将越来越多,而行业长期存在的药价虚高问题也将逐步冰消瓦解。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药品、医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