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特写]“化工城”吉林市的低碳选择
[特写]“化工城”吉林市的低碳选择
  • www.chemmade.com
  • 2010-10-05 09:22:36
  • 中国广播网
  •     位于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的新加坡食品工业园建设现场,两年后,由这个基地生产的蔬菜、肉类将走上远隔几千里的新加坡人的餐桌。吉林是有名的重化工城市,而一向对食品安全要求近乎苛刻的新加坡人为何放心地把全国400多万人的“菜篮子”放在这里?

      新加坡华德集团主席白振华给出了答案:“吉林的环保是公认的,你来到吉林,你可以看到天空是蓝的,吉林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嘛,但是现在已经逐渐在改变,随着工作的进展,我自信也相信吉林市在这方面的环保会做的越来越好。”

      按照计划,新加坡将在吉林市食品基地投资总额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作为新中国化学(4.83,0.25,5.46%)工业的摇篮,直耸云天的黑烟囱、冒着白汽、飘着各种气味的化工车间是这个城市最早的名片。在造纸厂附近住了几十年的董桂荣大妈一提到过去的松花江就不由自主地捂了捂鼻子:“我记着以前年轻的时候吧那个江跑那味,可腥人了!臭烘烘地说不上是啥味!那走到那嘎达都得捂着鼻子走。”

      曾深受过污染刺激的吉林市痛定思痛,下决心从转变增长方式入手,彻底扭转对重化工业的依赖,吉林市副市长王志厚:“我们吉林市的发展既要突出工业,也要突出农业,既要突出现代服务业,也要突出发展我们的第三产业,所以我们必须在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升农业产品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当中所占的比重,那这样对于水质,对于空气,对于环境,都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转变在悄然中进行,化肥厂的旧车间拆了,电石厂的黑烟囱灭了,化工厂的废水经过处理达到了能养观赏鱼的饮用标准……

      这里是距离吉林市中心只有几百米之遥的松花江江心小岛,几千只野鸭已经把这里当成永久栖息地。市民们把来这里喂鸟当做一大乐事。护鸟人任建国说,从每年野鸭们不断增长的饭量,就知道这里的水鸟越来越多了:“一开始是投喂一洗脸盆,现在是一麻袋一麻袋喂,这一冬天就是四十二吨。”

      一个又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使原来一直依靠重化工业一枝独秀的吉林市挺起腰杆向高碳经济说不。2009年,吉林市成为国内首个试用低碳城市标准的城市。今年,由国家4部委和吉林市共同制定的《低碳经济路线图》刚刚出炉:到2020年,吉林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降低50%左右。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