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石化民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生力军
石化民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生力军
  • www.chemmade.com
  • 2019-09-02 14:01:35
  • 中国化工报
  •   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8月23日,在全国工商联十二届三次常委会议上,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小平发布《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目前,“走出去”民营企业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并在多个方面积极为东道国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其中石油和化工民企表现亮眼。

      与“一带一路”国家共谋发展

      据了解,2016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03家企业投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147家企业投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56家企业投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118家企业投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有466家500强企业参与了各类国家重大战略,占比93.20%。民营企业500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高涨,展现出了新的气象:走出去步伐加快,出口总额实现较大增长。

      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入推进,民营企业为国家支持广大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民生工程、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谋发展、互利共赢,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高潮洪对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化工领域中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主动地开拓国际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化工品进出口贸易频率逐步提高,面对国内日益增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选择进行海外投资,较早地接触到国际市场。恒逸石化在进入文莱投资的前5年就开始借助浙江大学培养文莱当地的技术人才,恒力更是将研发中心设在了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日本大阪等地。另外,新疆广汇能源在哈萨克斯坦LNG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中投资10亿元,洲际油气完成了交易额达3.4亿美元的对哈萨克斯坦克山公司的收购。

      “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部分民营石油化工企业在海外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而言,这些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国际化程度不高,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民营企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指出,当前民营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融资、法律法规、管理文化和劳动关系、社区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海外合作网络支持这6方面存在挑战。可以说,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记者了解到,民营企业希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融资条件、差异化的担保条件,用稳定的政策条件支持“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给予企业更多务实的融资支持;希望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将我国“一带一路”企业,特别是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作为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一带一路”国家需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以便更好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建议国家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的人员提供到中国培训的机会,让外籍人员学习中华文化、语言、管理知识和技术,为“一带一路”相关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努力形成联合体共担风险

      报告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改善针对民营企业的海外金融服务,持续增加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指导,加强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训,持续优化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服务;民营企业可寻求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加强海外人才储备,增强国企民企海外合作,并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实际的公司治理框架。

      高潮洪强调,目前石油石化行业的民营企业应在市场、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与大型跨国公司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石化企业成功转型的经验,准确把握国际新能源发展动态及前沿技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争取在同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竞争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抢占清洁能源技术制高点。同时,随着国家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审批程序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加上油气产业链的逐步放开,石化民企可借“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进行海外投资,选择合适的目标收购兼并,在国家产业引导下进行产业整合,形成联合体共担风险,合理定位市场和业务。

      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为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民营企业有序“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鼓励民营企业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多措并举,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外贸发展环境。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石油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