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全球限硫政策出台以来,中国炼化企业开始积极布局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而与之相关的燃料油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政策以及燃料油出口配额等政策备受关注,因为如果这些政策能够有所突破,必然能够调动炼化企业生产低硫船燃的积极性,这不仅可以缓解国内炼化产能过剩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保税燃料油的市场竞争力。但据了解,尽管此政策自2018年开始各行业相关部门便已经申请并积极推进,但至今并未得到确切落实。甚至部分业者对此政策获批抱有比较悲观的心态。因为此政策从行业角度来看确实是巨大的利好,但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此政策落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据了解,在燃料油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未落实之前,国内中字号炼油企业主要通过来料加工复出口模式,将保税燃料油出口供应到外贸船用市场,但是相对于一般贸易来讲来料加工复出口的体量是非常小的,所以不利于低硫燃料油的大规模生产,但就目前中字头发布的2020年计划生产量来看,即使燃料油一般贸易出口退税不能落地,他们依旧可以通过来料加工模式基本完成出口量。
但同时随着全球限硫时限的来临,低硫燃料油市场缺口巨大,需求量巨大,中国的保税船燃想要进入快速发展期,仅靠来料加工出口贸易方式是不够的,所以燃料油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政策出台是大势所趋,但完全放开也是不现实的,市场消息称该政策有望在10月份左右落地,金联创将持续跟踪。综合考虑来看,燃料油一般贸易出口退税即使放开,也将是有条件、有选择的放开,中字头企业可能会优先考虑,但惠及地炼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且该政策的正式落地,肯定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及后续监管工作的配合。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