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稳定 但铜是个例外
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稳定 但铜是个例外
  • www.chemmade.com
  • 2019-07-17 10:03:50
  • 路透社
  •   据Mining援引路透社报道,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的主流说法之一是,与美国的贸易争端正在削弱这个全球最大自然资源进口国的需求。问题在于,这些数字讲述了一个有些不同的故事。

      虽然整体经济可能感到压力,中国生产总值(gdp)增速从第一季度的6.4%下滑至第二季度的6.2%,但大宗商品的需求却保持得相当不错。

      中国6月份海关数据显示,铜、煤炭、铁矿石和原油进口环比下降,这有助于支持对主要大宗商品需求正在走软的观点。

      但只看一个月是有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点误导。

      例如,尽管6月份原油进口按吨计算较5月份下降1.6%,但以更重要的日产量(bpd)衡量,6月份的进口量实际上增加了1.7%,因为5月份的进口量比6月份多一天。

      煤炭进口量的下降幅度很小,只有37万吨,这意味着6月份的煤炭日进口量实际上有所上升。

      6月份铁矿石进口较5月份下降了10.2%,这主要可以解释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巴西在1月份大坝决堤后关闭了多座矿山,目前正艰难地恢复元气。

      铜是看起来最疲软的主要大宗商品,6月份未锻造铜进口量较5月份下降9.7%,矿石和精矿进口量下降20.4%。

      矿石短缺和对全球市场的关注可能解释了这种原铜材料进口量下降的部分原因,但制造业需求不足最有可能是未锻造进口量下降的罪魁祸首。

      从月度贸易数据转至季度环比数据,证实了对铜的悲观看法。第二季度未加工铜进口量降至109.2万吨,较第一季度下降7.5%,较去年第二季度下降约20%。

      鉴于铜在中国庞大的出口行业广泛用于制造业,如果说大宗商品中有证据表明这场贸易争端的有害影响,那就是铜。

      有弹性的商品需求

      但在铜之外,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第二季原油进口实际上较第一季加速,4 - 6月为每日990万桶,高于1 - 3月的每日983万桶。与2018年第二季度的每日904万桶相比,这一数字也大幅上升。进口很可能是由战略和商业储备的流入推动的,下半年有可能会有所缓解,但目前中国仍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引擎。

      二季度煤炭进口也较一季度加速,达到7,986万吨,较一季度7,463万吨增长7%。尽管人们担心来自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海关处理速度放缓,并采取措施增加国内煤炭供应,但煤炭进口仍在增加。

      第二季度铁矿石进口较弱,但这主要归因于大坝倒塌后巴西的铁矿石进口大幅下滑,以及3月底一场热带气旋袭击主要产铁地区后澳大利亚4月份的铁矿石进口疲弱。

      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铁矿石进口下降8.6%,这可能不仅仅是供应问题,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钢铁生产正在放缓。

      6月钢铁产量为8,753万吨,低于5月的8,909万吨,但高于5月的每日292万吨。6月份钢日产量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钢产量也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10%。总体而言,中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显示出相当程度的韧性,只有铜疲弱。

      观察对工业金属的需求,将成为下半年评估中国是否真的成功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影响的关键,或经济刺激措施是否只是在掩盖不断扩大的裂痕。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大宗商品、铜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