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国际原油背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淡旺季,其走势显得无迹可寻,再次证明了油价的运行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在进行油价分析的时候,需要不断调整市场的聚焦点,而不能用“常态化”去对油价进行概括。
一季度,国际油价淡季不淡,走出了一波利好走势。WTI和布伦特持续性走高,并双双于4月下旬达到了近5个月来的最高点,分别为66.30和74.57美元/桶。当季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的,主要集中在中美经贸谈判频传利好、美伊紧张关系可能导致的原油供应短缺,及OPEC积极维持减产协议。
源自2018年3月份的中美贸易战在今年一季度出现良好的势头,截至一季度末,中美共进行了十轮商贸谈判,官方消息称:进展顺利。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贸易战一旦爆发,将会严重拖累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两国间的紧张关系一度缓和,令全球经济压力有所缓解,并支撑油价走高。
2018年11月初,美国针对伊朗再度发动了一场制裁,除了八个国家及地区取得了180天的豁免权外,其余国家均在美国的压力下停止了采购伊朗原油。随着半年豁免期限的临近,一季度末美国宣布将取消八个国家及地区的豁免权,欲将伊朗的原油出口降为零。虽然伊朗方面表示不会妥协,且会出台与各国的合作鼓励措施,以积极应对美国的制裁,但数据显示,伊朗5月原油出口量依旧大幅下滑至40万桶/日。
OPEC方面依旧致力于维持减产成效,数据显示OPEC4月份的减产执行率为150%,其中减产较为明显是沙特、安哥拉、加蓬、伊朗和伊拉克。5月份沙特原油日产量965万桶,远低于该国在全球减产协议中承诺的目标日产量,根据OPEC减产协议,沙特每日产量目标为1030万桶。此外,俄罗斯方面在几经周折后,5月份原油日产量下降至1111万桶,创2018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二季度,国际油价旺季不旺,并出现了几轮跳水,直接拉低了市场的预期。当季由美国引发的全球经贸紧张关系,对油价形成了致命的打击。中美贸易谈判失利、美国欲加征欧盟关税、美国警告墨西哥征收关税……贸易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的经济预期被一次次刷低,导致避险情绪升温,原油市场前景令人堪忧。
5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突发推文:从5月10日起,对价值2000亿美元(约2728亿新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调高至25%。该消息如一颗炸弹被空投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全球经济预期的迅速放空,除了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得到了提振外,其余金融产品全线溃退。此后中美第十一轮经贸谈判失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就在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5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意外威胁对墨西哥,称从6月10日开始将对全部墨西哥商品征收5%的关税,如果其不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从7月1日起关税将提高至10%,8月1日起提高至15%,9月1日起提高至20%,到10月1日提高至25%,并在之后维持在这一水平。而就在4月份的时候,美国也给欧盟开出了征税罚单,准备对从欧盟进口的大约11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欧盟随即开出了一份价值约2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清单,威胁加征关税,美欧贸易战暂时熄火。
进入2019年下半年后,国际原油市场或依旧难以摆脱经济阴影,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维持低油价,或将贸易战进行到底。OPEC+方面则可能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贸易利空因素,产油国对于减产的成效显然是满意的,因此不会坐视油价惨跌,继续维持减产协议为大概率事件。即便如此,下半年的原油价格已经很难达到2018年的同期水平,预计WTI和布伦特的主流运行区间分别为45-70和55-75美元/桶。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