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机遇虽多 但跨国药企仍面临四大挑战
市场机遇虽多 但跨国药企仍面临四大挑战
  • www.chemmade.com
  • 2019-04-28 09:34:17
  • 制药站
  •   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国家市场。2018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约达到13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1.37%,预计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1400-1700亿美元。

      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诸多国外药企来华投资、发展。虽然市场机遇多,但还是有很多挑战在等待跨国药企去面对。《中国医药改革背景下,跨国药企的战略应对》中就指出,当前,跨国药企面临着4大挑战。

      第一,过专利期原研药将更快进入成本竞争领域。目前已经有60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在华跨国药企销售额的80%或以上(以普药为主的跨国药企高达90%以上)的过专利期原研药或面临被替代,或面临降价的趋势。

      以辉瑞制药为例,2000年在中国上市的立普妥,虽然早已过了专利期,但2018年在华销售额依然高达100亿,超过辉瑞在中国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调控,未来创新药占比将逐渐上升,过专利期原研药的占比将呈现下降趋势。

      第二,跨国药企的创新药管道跟不上政策周期。由于跨国药企的研发都在其总部,研发周期较长,时间计划无法与中国政府相关政策出台时间相匹配,可能错过创新药政策红利。

      第三,专业推广能力要求提高。随着政府一系列有利于创新药上市的政策出台,国内医药市场会迎来跨国药企创新药扎堆上市的情形,因此跨国药企需要快速提升相关推广能力或采取外部招聘。

      第四,营销效率需提高。在政府控费的大背景下,药企的议价空间也会被压缩,最终都会采取“以价换市场”,这时就需要提高公司的营销效率,降低内部运营成本。

      至于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业内人士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药企要积极转型,可以从研发创新方面转型,可以对成熟药进行资产剥离,可以进行营销模式转型,也可以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型。

      此外,跨国药企还可以利用公共关系的力量,靠企业社会责任计划来推动工作;也可以展示政策对病人的影响。和国内的制药公司建立联盟也是一种方式,药企还可以开辟额外的呼吁渠道,扩大影响力,或者把全球的领导经验和决策经验带到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各项政策加速落地,行业的走向和趋势已日渐明朗。特别是药品供应端的改革政策将引领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趋势,形成一个有创新活力、公司有序的医药生态环境,这也意味着在华跨国药企将正面应对挑战与机会并存的转型时代。

      而针对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专家也给出了值得跨国药企关注的十大趋势:第一,有序营销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第二,强势资本进入,悄然改变医药零售行业的布局;第三,医药市场大变革中,唯有稳定的平台方可取胜。

      第四,资金实力正考验着医药从业者的去留;第五,KA渠道正成为检验企业规模和动销实力的窗口;第六,工商合作、客情建设成为了战略合作的纽带。

      第七,黄金单品已经不再是OTC药品的“专利”;第八,院外销售正在成为医药零售市场的新势力;第九,院外销售模式正在成为医院药品销售的有效补充;第十,处方药带量采购正在加速医药代表的转型或转行,OTC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跨国药企药品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