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销售费用高成“心病” 药企寻求新出路
销售费用高成“心病” 药企寻求新出路
  • www.chemmade.com
  • 2019-03-14 10:05:17
  • 中国制药网
  •   据了解,“重销售,轻研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心病”,而随着医药研发成本逐年升高,以及“带量采购”进入执行期的背景下,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未来的日子并不好过。

      销售费用过高成“心病”

      2018年疫苗事件后,我国医药生产销售和监管体制的问题露出水面,重销售轻研发的情况凸显。Wind数据显示,2017年A股制药板块共171家公司,销售费用共129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5%,远高于其他行业。

      业内表示,实际上,一直以来我国医药行业都存在“重销售,轻研发”的情况,这也是医药行业的“一块心病”。

      例如,有药企的季报披露,公司销售费用达43.47亿元,同比增长155.04%。该药企表示,销售费用增长的原因是“两票制”政策深入推行,加大销售终端客户的开发,市场开发及维护费、市场管理、学术推广费增加,以及产品运费增加。

      还有的药企只依赖销售投入来保持与推进营收增长。在销售费用构成明细项目中,产品推广、广宣费、差旅费合计占销售费用比重超半。所造成的局面就是,虽然是同行可比公司中的销售大佬,却也是其中的研发小弟。

      “其实这样的企业更像一家销售公司,每年销售费用支出很大,同时却是研发小弟,研发投入低,研发实力相对较弱。”业内如是表示。

      那么,为什么要“重销售,轻研发”?据悉,加大销售投入可以迅速提升药企的知名度,在一定时间内推进企业的利润增长,但长期发展容易忽略研发的重要性,企业成长空间被限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重销售轻研发容易导致企业对生产端的忽视,特别是对于产品质量监管与安全效用评价等方面的缺位。“企业在各环节对中药材及产品的质量重视程度、能力把控、监管机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

      “带量采购可能会迫使药企降低销售费用,尤其是依赖医院管道的处方药,有助于改变药企重销售轻研发的局面。”业内如是表示。

      据悉,近年来因销售费用过高而导致药企难以维系正常经营的情况常有发生。对此,很多药企只能能采取“羊毛出羊身上”,甚至铤而走险,也有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到这一现状并竭力扭转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目前,有药企表示,在医药监管日趋严格的趋势下,此前依靠广告宣传销售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企业想要真正得以发展,必须在产品生产工艺和安全性方面加大投入。“虽然这需要企业投入不小的研发成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业绩,但我们可能会通过布局其他领域,缓解压力的同时寻求新的出路。”

      也有药企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方向,因原有的销售渠道已经行不通。“药企原有的销售渠道对新业务的实际帮助不大,渠道的重塑、产品的推广都成为药企多元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还有的企业通过推广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的生产模式,全面推动智慧制药和质量控制升级,并开展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研究和管理,打造了符合标准的生产线和质量管控体系。

      但“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原本重销售的企业要想扭转过来似乎没那么简单,当前背景下,企业只有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才能给市场和产业生态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药企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