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太阳谷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简称“太博会”)启动仪式在德州太阳谷举行。这是继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全球第一个以低碳为主题的非政府组织联合举办的国际综合性博览会。
看好中国巨大的新能源市场,GE、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国际新能源巨头均携旗下最精尖的研究成果及产品亮相太博会。
新能源技术荟萃
为期6个月的太博会总展览面积近10万平方米,吸引了全球9000家参展商,涵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光伏产业等领域。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GE、格兰富、威乐、西门子、施耐德电气、GMZ能源公司、皇明太阳能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这些企业既包括低碳技术的开发商,又包括集成商、应用商,涵盖了低碳领域整条产业链。
与此同时,国内外200多个新能源城市,超过3000多名各国政府要员及国际组织、商业领袖确定出席本次太博会。
据了解,参展商将带来近万款领先产品。其中,GE将展出一款专为满足中国市场特殊使用需求而量身打造的风机。GE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表示,“中国是通用电气非常重要的市场。”施耐德电气也将中国市场看作全球战略的关键环节,今年5月,其亚太总部还由香港迁至北京。
另外,中国低碳科技企业也积极参展,特别是在太阳能应用领域,以皇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在技术应用、市场开发等方面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企业。皇明太阳能将在太博会展出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高温热发电的核心部件和太阳能3G中央热水机组。
7万亿美元的低碳市场容量
目前,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大的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市场。去年,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有专家预计,到2015年中国低碳市场容量将高达7万亿美元,这将为致力于推动低碳技术市场化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尤其是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发展迅猛,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和市场大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启动仪式上说。
此外,德州太阳谷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低碳科技“硅谷”,也吸引着新能源巨头。太阳谷实现了集研发、制造、检测、应用等为一体的完整太阳能产业一体化建设。
同时,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已经在太阳谷设立了全球首个顶级太阳能科研机构———国际太阳能技术科学院,向世界提供更多太阳能行业的领先技术与理念,并承担诸多国际最先进的太阳能科研项目。
不过,新能源产业必须依靠核心技术的支撑。从整体上看,我国低碳产业不论是技术创新、发展理念,还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用户意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新能源发展规划及其后续政策,应该着眼于系统配套,要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通过政策及时引导扶持,打造我国传统产业之外的新型战略性产业。”石定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