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医药市场格局面临重构 倒闭药企作选择
医药市场格局面临重构 倒闭药企作选择
  • www.chemmade.com
  • 2019-03-05 09:11:03
  • 中国制药网
  •   当前,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措施的推进下,医药市场格局面临重构。业内认为,在带量采购影响下,医药产业未来面临优胜劣汰,市场集中度提升也成必然,这也倒闭药企在未来两到三年做出选择,是继续做仿制药还是创新药,即在利润增长和研发增长之间做出选择。

      其中,仿制药未来的机会在于成本控制(包括研发费用的控制)和品种选择能力(多品种、高壁垒)。

      据了解,在仿制药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由于多方面原因,很多药企在生产、研发、售后等方面都没有很强有力的规范,也缺乏严格的流程管理,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上还是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

      目前,不少药企为抓住仿制药发展机遇,对研发费用进行多方面的规范和管理。例如,有药企通过改进设计或者重新聘用有经验的研发人员,进行成本控制,也有通过定期对外购原料进行市场行情考察,寻找更高性价比的替代方案,进而降低成本。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中标的企业来看,中标的企业大部分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企业,一些企业提前布局,以较低价格采购了大量原料提前锁住了成本。这将会给中选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品种选择能力方面,近年来我国高壁垒仿制药份额逐渐提升,业内认为高壁垒仿制药将是未来药品领域结构性分化的受益者。

      一方面是仿制难度大,谁先仿出来谁就收益。另一方面,高壁垒体现在质量方面,谁的质量水平高,谁就能在市场上获益。

      由于众多原研药厂正在进入仿制药业务、专利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法规监管更加严格等。对于本土企业来说,考验的自然是品种的选择能力。药企只有抓住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机遇,发展高质量仿制药,突破行业的高壁垒,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而创新药领域的赢家在于如何实现商业化。业内指出,创新药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商业化问题,从定目标、找差距、补资源到落实执行,都不能离开商业化的主题,也可以借鉴别的行业的经验,把趋势想在前面。

      2018年以来,歌礼的丙肝药戈诺卫、和记黄埔医药的呋喹替尼、再鼎的则乐、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已获批上市,百济神州预计其BTK抑制剂Zanubrutinib和PD-1替雷利珠单抗也将于今年在中国上市。

      未来,这些创新药将给中国乃至国外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与此同时,随着这些企业新产品的上市,创新药的商业化也拉开了序幕。

      业内表示,随着中国创新药春天来临,大批药企正在进入收获期,但真正能够完成产品研发走到商业化阶段的屈指可数。目前,药企商业化布局虽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但很多企业的研发人员擅长做研发,但欠缺商业化经验,因此对于很多海归创业企业而言,商业化阶段的挑战也许更大。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药企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