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纳米有望变革现代化工
www.chemmade.com
2016-07-20 14:39:46
中国新闻网
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采用“晶体缺陷工程”,设计出一种“缺陷纳米结构”,该成果有望变革现代化工。
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当今的有机化工体系中,绝大部分催化反应是基于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并且是依靠石油、煤炭的燃烧所驱动的,存在催化剂材料成本高、能耗高等缺点。金属氧化物具有低成本等优点,并且展现出光催化活性,是一类理想的催化材料。然而,金属氧化物在氧分子活化体系中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无法有效俘获太阳能。
熊宇杰课题组针对该挑战,设计出一类具有精准可控氧空位缺陷态的氧化钨纳米结构。
据介绍,通常金属氧化物无法通过化学吸附来活化氧分子。而氧空位缺陷的构筑克服了该缺点,促进了光生电子从氧化物催化剂向氧分子的高效转移。此外,缺陷态的出现大幅度扩宽了光催化剂的吸光范围,使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宽谱范围内俘获太阳能。这就实现了太阳能的有效俘获及能量转换传递,解决了氧化物催化剂在光催化有机合成中的瓶颈问题。
熊宇杰介绍,以太阳能驱动有机合成过程,将有望替代传统的热催化技术,从而实现低能耗的化工生产,为缓解当前的能源困境提供了新思路。该“缺陷纳米结构”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催化剂材料成本并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熊宇杰说,“该研究为利用太阳能替代热源驱动有机合成提供了可能性,也对光催化材料的理性设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文章关键词:
现代化工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