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SC原油主力合约在反复的拉锯战中未见明显转机,交易过程波折重重,最终略有回升。由于成本端的支撑作用不足以明显提振沥青市场,加之沥青现货市场供需疲软,沥青主力合约跟随油价窄幅整理,最终小幅收涨0.24%,报收3739元。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国内沥青仍然处于供需双弱状态。供应端,据隆众资讯统计,截止1月23日当周,国内沥青总产量达到167.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下降了28.2万吨,降幅达20.2%,实际产量仅完成当月计划的73%。据炼厂的生产计划预测,全月产量可能接近230万吨,与排产误差较小。尽管当前沥青的开工率仅约为30%,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略高2至4个百分点。2月份,国内沥青地炼的排产量预计为116.1万吨,其中山东地区预计排产56万吨,环比减少18.3万吨,同比减少34.4万吨,排产量的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近期南方地区的需求逐渐收尾,南、北方的需求都以囤货入库为主。周内多地终端均按需采购,小单低价成交为主,改性开工样本开工率仅有5%。市场交易氛围较为清淡,主要是入库需求为主。库存方面,截至1月22日,国内沥青商业库存达到213.1万吨,较期初库存增加21.4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自年初至今,库存累积较为明显,尤其表现在贸易商库存方面。这主要是由于多地的刚需陷入停滞,炼厂以执行合同为主,导致流入社会库的库存增加,同比增长61.5万吨。
现货市场上,隆众资讯显示,自周一中石化价格持稳以来,除华东地区地区江苏新海、山东齐成等炼厂报价小幅走跌,其他地区偏稳运行。今日华东地区业者多按需采购为主,当前季节性淡季,多是低端小单成交。华南地区炼厂出货一般,市场有少量低价货源,但考虑到下游终端需求不温不火,市场成交氛围较弱,业者谨慎采购。川渝地区主力炼厂间歇停产为主,供应方面变化不大;下游接货维持刚需,市场低价资源成交集中,市场成交相对稳定。西北地区多数地炼停产冬休,除主力炼厂稳定生产外,暂无其他变化;终端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主营炼厂出货限量,合作库部分移库为主,业者采货观望区外资源。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当周,中国沥青炼厂产能利用率为28.9%,环比增加1.1%,沥青周产量为50.3万吨,环比增加4.1%,虽然珠海华峰、新疆法康尼停产沥青,其中损失产能共计80万吨/年,但山东以及华东地区个别炼厂复产以及提产沥青,带动整体产能利用率增加。综合来看,全国范围内西南地区开工率最高,东北地区开工率垫底。西南地区开工率为43%,环比下降17%,东北地区开工率为16.6%,环比下降0.3%。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