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氯化钾行情表现不佳,价格正在缓降。据了解,目前港口62%白钾和60%大红颗粒的价格一般在2800元/吨左右,满洲里边贸62%白钾的价格一般在2750-2800元/吨,国产60%钾到站价一般在2650-2700元/吨,部分贸易商急于出货,实际成交价格略低。这轮跌价始于9月初前后,当时由涨转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价格涨到了阶段预期高位,销售本来就有些放缓,二是有形的手干预,保供稳价重提,加重下游观望情绪。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当初刚反弹之时很多业内尤其是下游工厂就担心脱离基本面的人为的大幅拉涨会扰乱市场秩序,导致后期操作难度加大。如今一个月的时间氯化钾价格虽只是跌了100-200元/吨,与8月份一月强弹500元/吨左右的壮举相比实在是不算什么,但这却意味着氯化钾可能的回落空间是较大的,如此局势对下游以及后程上车的中间商而言明显是不太友好的,也可能会加大冬储推进的难度。
大涨又落,这是"坑",也不是"坑"。上面说了为什么是"坑",那为什么又说不是"坑"呢?很简单,对于涨价的"始作俑者"自然就不是坑了,在商言商的话,这其实是一场经典的自卫战。
其一,减轻了亏损。以港口62%白钾为例,6月上旬成本约合2450-2600元/吨的新大合同刚签订,仅一个月就被彻底跌穿,最低成交价跌至2300元/吨左右。需求表现不理想、货源充足、国际低迷,所以当时市场几乎全面看空,"2000元"的呼声不说是排山倒海但也不绝于耳,然而就在如此劣势之下,凭着因超跌而增强的自身的控场能力,借着尿素高位再涨的东风,打着与氮、磷的异常价差的旗号,氯化钾强势反弹,月涨五百,高端冲破3000元/吨大关!
其二,转移了视线。假如6月份跌价,7月份跌穿成本,然后再一直持续的话,那么现在到了10月份氯化钾是不是没到2000元/吨但可能也不远了?而到元旦或者再晚些时候,是不是就可能2000元/吨了?但是现在即便价格又转回下行了,但是起点却从2300-2400元/吨变为了2900-3000元/吨,终点从2000元/吨左右变为了2450-2600元/吨左右(至少会是一个"中点")。这不是胜利么?这不需要提防吗?而市场的"提防",本身也是胜利的一部分,更是再翻盘的伏笔。所以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现如今基本面依然未变:秋季结束冬储不急,加之买涨不买跌,需求不理想;生产基本稳定,进口数量充足,现有库存数量可观,供应预期充足;国际想涨难涨,大环境空大于多,未来新大合同价格预期不高。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