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内焦化装置总产能达 12410 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64%,在中国石油焦生产区域产能占比分布中,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石油焦产能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从企业产能占比的角度来看,2022年中石化集团产能占比达35%,山东地炼产能占比达39%。二者产能占比相差无几,共占据了总产能的四分之三,中石化是全国价格的风向标,山东地区的价格调整对地炼来说更是半足轻重,下面对山东地炼石油焦现状做一下浅析。
据统计,2022年我国石油焦生产区域分布在山东地区的产能占比达44%,华东、西北、华北、东北、华南、沿江、西南这七个地区产能占比均在 15%以下。上图是山东各市地炼数量分布情况,占比不均,其中东营市占比最高,达45%,其次是滨州,之后依次是淄博、日照、潍坊、菏泽。目前国内石油焦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预焙阳极,高达 61%,预焙阳极下游主要应用电解铝售中在山东和河南省,靠近下游需求可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议价竞争力。
中国作为全球有色和黑色全属的主要生产基地,不仅是石油焦的生产大国,更是石油焦的消费大国,随着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每年还需要大量的进口石油焦资源来补充国内需求缺口,且其进口增长趋势仍在继续。
2018-2022年,石油焦进口依存度已从20%不到涨至32%以上。但2021年9月底-2022年2月底,石油焦进口依存度又有所下降,截止到2022年2月28日,中国石油焦进口依存度又降至18.50%。2022年10月,中国石油焦进口依存度上涨至32.17%。
因石油焦行业与传统能源行业相关,石油焦行业供应和需求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山东地区具有最多的石油焦产量。
从石油焦供应面来看,石油焦市场供应量有望继续增加,后期新建焦化装置产能陆续投产,预计以中高硫石油焦为主,但预计多数自用,对市场补充有限,而低硫石油焦供应随着产能整合、部分炼厂生产低硫船燃消耗原料渣油,市场供应预计仍紧张。国内企业对石油焦需求将继续增加,预计2023年进口石油焦数量将持续增长。
预计2022年年底及2023年下游行业对石油焦需求仍将继续增加。受国际局势紧张影响,且后续沙特、欧佩克原油产量预期减少,原油价格预计继续维持高位,成本段支撑良好,而下游电解铝产量有望继续增加,行业整体对石油焦需求继续呈现增长趋势;负极材料市场新投迅速,预计对石油焦需求继续增加;煤炭价格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预计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波动,玻璃、水泥、电厂、电极、增碳剂市场需求预计仍显一般。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