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东惠州宇新项目为标志,随着新一轮顺酐扩张潮的来袭,国内顺酐地域格局也将迎来剧变。
华南首套大型顺酐装置顺利出产
宇新股份12月13日午间发布《关于年产 15 万吨顺酐项目产出合格产品的公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5万吨顺酐项目”已于2021年11月9日取得《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回执》,试生产(使用)期限为2021年11月9日至2022年11月1日。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后,经过对装置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术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现已产出合格的顺酐产品。
华南市场消费量占据国内顺酐总消费量的20%左右,由于区域内顺酐供应长期不足,下游企业需从西南、华北、西北等地进行长距离的货源补充。宇新股份15万吨/年顺酐项目的顺利投产终结了华南地区无大型顺酐生产项目的历史,使得其旗下广东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华南地区首家年产能超过10万吨的大型正丁烷法顺酐生产企业。这对于华南地区顺酐下游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原料供应链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也将成为促进华南地区顺酐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的推进器。
顺酐区域供应格局面临剧变
此次惠州宇新项目投产也预示着未来国内顺酐区域供应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基于国内煤焦化及石油炼化资源的地域分布情况,国内顺酐产能长期保持着“北多南少”的地域分布特征。截至2021年12月,在国内顺酐有效产能中北方地区产能占比依然达到63.52%,这也塑造了当前顺酐市场由北方主产区到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消费区的“北货南运”的物流运输模式。
不过,随着华东及华南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增多以及国内消费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顺酐新产能的地域分布情况已截然不同。从未来拟建项目区域分布来看,截至目前国内顺酐251万吨/年规模新产能中有158万吨/年分布于华东、华南等南方地区,产能占比达到62.95%。若251万吨/年新产能全部如期投产,在叠加当前顺酐有效产能计算之后,北方地区顺酐产能占比将下降至45.64%,而南方地区产能占比则提升至54.36%。届时国内顺酐产能当前“北多南少”的地域分布格局及“北货南运”的物流运输格局均将发生显著变化。
非核心区产能面临竞争劣势
据统计,未来五年内国内顺酐及不饱和树脂、BDO等下游主要产品新增产能主要位于华东、华南地区,尤其是仍高度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省,届时这五省及周边地区将继续成为国内顺酐及上下游行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而随着核心区域内顺酐供应能力的增加,其余非核心区顺酐产能将面临较大竞争劣势,其中部分产能或将在未来五年内逐渐退出市场。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