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现货维持高升水 目前锡价有所反弹
现货维持高升水 目前锡价有所反弹
  • www.chemmade.com
  • 2020-04-15 09:19:33
  • 期货日报
  •   “今年以来,锡产业链上下游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云南锡业股份(000960)有限公司分析师李泰璋在产业培训活动中表示,沪锡3月经历两个跌停板以后,目前价格有所反弹,但总体而言还处在下跌以后的底部振荡区间。

      他表示,经过这一轮价格下跌之后,目前锡价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首先在价格方面,目前国内锡价已经跌破了全国主流矿山的成本价;其次在价差方面,目前现货维持高升水,现货价远高于期货价,呈现高back结构;最后从沪伦比值来看,3月进口窗口持续打开,国外锡锭目前有回流至国内的趋势。

      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目前锡供应端延续紧张。从矿端来看,由于国内锡供应对外依存度达32.7%,其中95%的锡矿进口来自缅甸。在疫情影响下,缅甸宣布入境管制,对锡供应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预计到5月下旬才能恢复正常水平。记者看到的数据显示,1―2月国内进口锡矿和精矿的含锡量约7000吨,同比下降22%;来自缅甸的含锡量预计为6200吨,同比下降23%。

      同时,国内外锡锭供应端均收紧。受到疫情和低价格影响,国外主要锡冶炼厂开始发布停产、减产消息,占全球锡产能的30%左右;国内由于冶炼端本身产能过剩,精锡冶炼企业开工率一直不高,随着锡价下跌、加工费走低及原料采购不畅,国内供应端也在收紧。

      从消费来看,疫情对国内外消费影响均较大。今年1―2月,国内四大家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产量下降20%―40%不等;国内手机出货量2719.7万部,同比下降44%;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8.1%和43.6%。此外,今年5G建设处于换挡期,但是换代消费的高峰目前还没有来临,5G普及和使用还处在基础建设阶段。

      同时,疫情导致外贸压力攀升。李泰璋表示,我国每年有5000―6000吨锡材产品出口,如果疫情导致二季度各国进出口持续不畅,国内锡材出口相关的部分外贸订单将面临压力。此外,锡广泛运用在半导体、芯片、电子产品等终端领域,今年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作为行业景气指标,经历了一波比较明显的下跌,反映出全球半导体行业面临的压力,对锡终端消费带来隐忧。

      库存方面,主要表现为国内现货升水,内外库存双降。1―3月现货价格对沪锡期货2005合约有2000―5000元/吨的高升水,同时沪锡05合约与06合约间升水逐渐扩大至3000―4000元/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末,LME锡库存环比下降12.17%,SHFE锡库存环比下降27.4%;从企业库存来看,由于疫情期间消费不畅,企业库存有一定累积。不过,他表示,目前企业销售进度转好,处于去库的过程中。

      进出口方面,他表示,锡锭供给面临进口增加压力。“今年1―3月,锡锭进口盈利窗口持续打开。随着3月的第三周有色金属价格出现集体跌停后,期价下跌快于现货,3月18日―30日进口盈利扩大至5000―10000元/吨的水平。按照这个进口盈利水平,国内锡市场面临进口供应加大的压力。”

      受疫情影响,锡价波动十分剧烈,实体企业在经营层面也面临不少困难。从企业角度来看,李泰璋表示,一方面企业可能面临原料端采购困难、采购成本偏高的情况;另一方面疫情可能导致企业销售订单下降,外贸压力攀升。此外,企业还面临着库存方面未保值产生的跌价损失,以及极端行情下价格波动加剧、企业套保对冲难度较大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他认为,相关企业首先应该深挖细管,逆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严控资金风险,尤其是中小企业加强货款和债权的追踪与追收;龙头企业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国内外行业沟通,积极争取国家补贴政策。

      同时,他建议企业加强市场研判分析,充分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自上期所去年12月在沪锡期货上引入做市商制度后,沪锡2005、2006、2007、2008合约都出现了连续活跃交易的情况,更有利于实体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及风险对冲。”

      展望后市,他认为,未来若疫情缓和,宏观定价将开始修复,消费会逐渐回暖,锡价将出现修复性回升。即使悲观情况下,疫情持续恶化,市场恐慌二度来袭,锡价再创新低,随着价格击穿成本线,矿山以及冶炼厂停产范围扩大,届时相关政策会推动行业兼并重组,锡价料开启回升周期。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市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