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自4月9日开始,西北及内蒙地区市场价格止跌反弹,4月14日主流成交在3000-3470元/吨,较4月8日上涨35元/吨,主要表现在低价推涨,市场成交重心上移。
分析,北气止跌反涨,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的原因如下:
1. 假期结束,终端补货出现需求小高峰。受清明高速限行影响,上游节前让利走量,降低液位,节后终端尤其加气站补货,下游需求出现短暂小高峰,上游出货顺畅,液位降低,市场价格顺势推涨,目前下游需求恢复正常水平,整体市场价格持稳震荡为主。
2. 高速免费,资源流通半径扩大。一方面,受高速免费支撑,更多的贸易、物流商相较短途来说更喜欢长途运输,本地加气站用量增加。另一方面,资源流通半径扩大。受高速免费支撑,北气能到达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等区域,区内资源外销量有明显增加。
另外,终端加气站喜好更偏向于管道气。据抽样调查,终端加气站受气化率影响一般更偏爱管道气。一般情况下,若北气与海气价格相差较小,加气站更多选用管道气。
3. 受海气、国产LNG原料气价格不确定性等原因,上游推涨有限。据金联创了解,目前原料气价格较低,且资源流通范围较广,一定程度上与北气形成竞争。若北气持续上涨,与海气到货价有一定差额,那么北气用户将有所减量。且一般来说,国产LNG原料气价格一般在供暖结束后会向下调整,但目前受国家疫情影响,原料气价格并未调整,上游用户不敢留有库存,一般保持液厂中低液位,这就导致北气推涨幅度有限。
分析,目前LNG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地,且海气与国产气竞争激烈,考虑到目前整体液厂液位可控,短线撑市无忧,上游用户心态谨慎。但受低价资源影响,虽低价走货保持顺畅,但区内高价走货不及前期,整体市场成交氛围一般。上游多以弱势整理为主,视自身液位调整价格,区内高价或将继续回调。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