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物流资讯 > 国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一些做法
国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一些做法
  • www.chemmade.com
  • 2011-08-26 10:25:22
  • 经济日报
  •   发达国家通过强化对流通及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运行通畅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欧洲各国重视对大型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公共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德国联邦政府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运输枢纽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布局、物流现状调查,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性,在全国范围内对物流园区的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同时,联邦政府也参与重要物流节点设施的建设投资。德国现有33个物流园区中,有11个物流园区的公铁联运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投资修建的,政府资助最高可达80%.州及地方市政府主导前期规划论证及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与土地拥有者进行谈判,先期投资购买土地,完成“熟地”建设。每亩地前期整理费用约为8万欧元(含2万至2.7万欧元的地价),然后,按照每亩地约5.3万欧元的价格出让给物流企业。政府垫付的土地出让价差通过物流企业运营后的税收逐步收回。
      
      发达国家把物流和商贸流通基础设施作为市政基础设施来投资兴建。如日本不论是大型流通基础设施还是基地建设,都由政府直接给予资金支持。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按照5:2:3的比例来负担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批发市场管理人员的费用也有一部分由中央政府补贴。政府对市场功能改善以及改建、扩建等项目也会给予资金扶持。
      
      法国最大的批发市场--汉吉斯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金融机构和工会组织,其中80%以上投资来源于国家、巴黎所在省、巴黎市政府和维尔马斯区。
      
      韩国国营批发市场32家(中央批发市场8家,地方批发市场24家),全部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一般法定批发市场,政府也给予一定的建设投资补助。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