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物流资讯 > 运输成本上升 菜价上涨 显物流业落后
运输成本上升 菜价上涨 显物流业落后
  • www.chemmade.com
  • 2010-11-17 10:21:02
  •   在各大网络论坛,“如何应对高菜价”是眼下最热的话题,网友们忙着“灌水”。
      
      一些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番价格持续走高,自然灾害影响是一个因素,游资恶炒是否另一个因素目前尚难断定,而人们很少提到的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冷链物流和蔬菜储备的欠缺,其实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
      
       
      
      杭州菜贩算账:“我们没有多赚钱”
      
      杭城豆腐开始涨价,涨幅之猛,令众多“马大嫂”惊讶:老豆腐从每斤3.9元涨到了5.4元,原来1元一块的白玉豆腐涨到了1.5元一块。
      
      在杭州的蔬菜批发市场,记者找到一位已有10年“工龄”的菜贩王阿姨。她向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杭州的蔬菜批发市场几年前搬到了距离市区较远的勾庄,菜贩们半夜12点就要起床赶往那里。“现在不管运输公司还是个人,出一趟车至少100元,为节约成本,我们三四户拼一辆车,每月每户交600元保证每天的运菜用车。”
      
      还有一笔“运费”:勾庄市场大得惊人,又不允许车辆进入,买好几百斤菜后,必须先找三轮车拉出来,“拉一车15元”。
      
      菜贩卖菜,要给顾客提供塑料袋,可降解袋每只1毛钱,用得多的时候,一天要花10元。加上每月600元摊位费,王阿姨这个6平方米的菜摊,算下来每天的成本至少100元。
      
      成本高了,赚头就不如早年。王阿姨以芹菜举例,批发过来每斤2元,买给市民3元,除去损耗及上面算的摆摊成本,每斤芹菜的实际利润只有5毛钱。
      
      她无奈地说,我们把菜价定高“实属无奈”:“我们其实没有多赚钱。”
      
      农业企业家:冷链物流车难找
      
      浙江坪均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垂晓的看法是:“本地菜价这番上涨,还是因为前段时间灾害多、蔬菜减产造成的。”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此前云南、内蒙古干旱,海南水灾等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农产品的收成。比如土豆,由于从4月一直持续到8月的内蒙古大草原干旱,土豆种不出来;而干旱一过,8月又来了冷空气,土豆大面积受损,货源就一下子紧张起来。
      
      还有一个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谢垂晓说,现在愿意做农民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在嘉兴有自己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因为那里的土地相对便宜,但种菜的人越来越难招了——结果,蔬菜里的人力成本含量上升了。”
      
      他还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蔬菜冷链物流欠缺。
      
      “这是关键瓶颈。”经常在全国各地调研的他,对此很有发言权:“我曾考察过一个乡村,当地猕猴桃产量非常大,但就是因为没有运输能力,很大一部分只好浪费掉。这些猕猴桃不比进口的卖四五块钱一个的差啊。还有,此前东北大白菜供应紧张,其实也是因为冷链物流缺失。”
      
      所谓冷链物流,是指部分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都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以保证质量、减少损耗。“如果冷链物流发展起来,就能解决运输、供货的大问题,价格应该可以下降。”
      
      蔬菜流通协会:储备制度待建立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陈明均也指出,除了自然灾害致使减产外,运输成本上升也是菜价上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蔬菜运输90%依靠公路,而公路物流成本上涨,造成了产地批发价与销地批发价相差很大。”
      
      除了不断上涨的油料价格,各地纷纷出现的柴油限购措施也无形中推高了运输成本。“不少地方一次只能加200元柴油,造成运菜车需要不断停下来加油,原来2天就能走完的路程现在可能会拉长到三四天。周转减缓造成的损失,肯定会被销售方加在成本中。”
      
      陈明均认为,此番价格上涨,协会并没有发现游资炒作的痕迹。但从长远看,蔬菜价格逐步上升是必然趋势:“农民要增收,主要就是靠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只是提高幅度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猛。”
      
      如何拿捏其中分寸?陈明均认为应该建立国家、地方两级蔬菜储备制度。“现在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建立相应的储备制度,但储备种类和数量还有待增加。”他介绍说,国务院已于9月份下发通知,提出了要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7项举措,其中就包括“要稳定和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稳定和增加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而在目前,不少城市的动态库存量远远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