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杀螟丹扩产热亟待降温
评论:杀螟丹扩产热亟待降温
  • www.chemmade.com
  • 2015-09-06 09:45:48
  • 中国化工报
  • 本月,安徽锦邦和欧氏化工将新增杀虫单、杀虫双产能3500吨、8000吨。这让本已产能过剩的杀螟丹行业面临过剩加剧的风险。如果再不泼几瓢冷水,杀螟丹原药就可能重蹈草甘膦覆辙,与草甘膦成为难兄难弟。

     

    杀螟丹为日本企业开发的杀虫剂产品,专利到期后,我国企业在仿制过程中开发了杀虫双、杀虫单,使之成为系列产品。目前国内杀螟丹、杀虫单、杀虫双产能已分别达12000吨、22000吨、50000吨。目前世界的年需求量约为杀螟丹7500吨、杀虫单5000吨。杀虫双主要在国内销售,年销售量不足3万吨。目前三者均已严重过剩。

     

    2014年杀螟丹市场供应紧张,导致销售价格疯狂上涨,一度创下8万元/吨的天价。逐利效应打响了杀螟丹扩产大战。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新增产能3000吨,现有装置总产能超过12000吨,即便这样,还有不少企业打算扩产。

     

    杀螟丹之所以出现“2014现象”,主要是因为占国内产能85%的三大杀螟丹生产商中的两家——天容股份和华星化工搬迁后产量下降,另一家湖南昊华存在搬迁的预期,使得经销商和进口商抢货提高库存,造成货源紧张,价格快速上扬。另外,由于新加坡港口实行新的规定,华星化工和湖南昊华途经新加坡港口的货物,要进港转装,加长了货物在途的时间,同样加剧了目的地货源的紧张。

     

    今年江苏天容、华星化工已经恢复产能。因而从二季度开始,杀螟丹原药价格逐步回归理性,各进口商较大幅度减少进货。目前各厂家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都有较大库存。7月份以来,市场成交量价齐降,有价无单。 


      后市来看,杀螟丹原药盈利水平仍将走跌。

     

    首先是需求不足。杀螟丹已处于市场的成熟期,不可能有较大的增长。市场需求量在未来5年基本维持在8000吨左右,而目前我国总产能已高达12000吨。另外。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因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杀螟丹的用量将下降20%以上,要完全消化近年来的进口,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其次是成本增加。新《环保法》自今年1月1日实施以来,生产企业摊入的环保成本将大幅提高,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同时,由于国家对一些严重过剩的基础化工实行关停,如一些氯碱化工企业的关停,导致杀螟丹原料成本上涨。

     

    再次是替代产品争夺市场。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国际市场杀螟丹销售价格飙涨,给一些替代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更具有性价比的优势,在许多市场快速取代了杀螟丹。

     

    杀螟丹的高价引发了企业的开工潮,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加大生产,部分甚至酝酿新增产能。但如果企业过分盲目扩大产能,杀螟丹价格必然下跌,最后可能导致一哄而垮。杀螟丹扩产热降温已经迫在眉睫。

  • 文章关键词: 杀螟丹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